第二百三十七回 再会刘瑛(1 / 2)

加入书签

葵莺和清露两人一直候在书房的门口,之前董卓与白姬云雨之时,那从内室传出来一阵阵的暧昧之音令她二人都羞红了脸。清露不免在为白姬心疼:那么娇小的一个少女,如何能受得住董卓那雄壮健硕的身体摧残?只是,她回想起之前她为白姬穿衣之时,那个少女一脸看脱凡尘一样的神色,那一双清理脱俗的瞳孔,似乎又觉得自己的心疼和担心纯粹是多余的。

而葵莺的想法则与清露不一,她心中的思想还在持续着激烈的冲突,于私,当年的荣夫人与她本人其实并没有什么过节,要说起百灵的死,她原本一股脑的全部怪罪在荣夫人的头上。但经过这几年的沉淀,她慢慢的变得理智起来:像百灵那样的人,也能为荣夫人而奋不顾身……难道是公主错了?她虽然仅仅是一个奴婢,没什么资格质疑主子,但百灵就如同她的亲生姊妹一般,在她心中,百灵的死一直是一个迈不过去的坎。再加上,前几天,还是荣夫人在董卓的刀下救下了自己,当时,荣夫人本人可是身处绝境,却还能救了她……如此恩情,对她葵莺而言,即使是一辈子,也无法偿还。

而眼下,当年的荣夫人已然不在了,取而代之的,却是一个令人捉摸不透,又异常可怕的白姬……不知为什么,葵莺虽然对当年万年公主是如何整治荣夫人的事情还记得清清楚楚,可她现在却认为:现在的白姬,已经不是万年公主能够应付得了的人物了。若白姬真心要害公主,则公主的下场只怕……

葵莺不敢再往下想,白姬之前还神秘莫测的说,要让她和清露“看一场好戏”,而转眼间,却在董卓的身下承欢,葵莺内心深处依然对她充满了鄙夷。早在她沦落为人尽可夫的营妓之时,她就应该去死,以保其名节,可她没有。

董卓手挽手的牵着白姬,走出了书房,随即便调集人马,要立刻赶往西苑,说是要去“觐见万年公主”。葵莺心中震撼莫名:白姬……已经要对公主下手了吗?

白姬走到葵莺身边的时候,侧首对她说道:

“葵莺,跟我来,咱们这就去拜会你的老主子。”

葵莺将头深深的埋在胸前,她根本不敢抬头去看此时白姬的表情,只是怯懦的应道:

“是,奴婢遵命。”

董卓的目光扫了葵莺一眼,此时他恨屋及乌,连带着也反感起葵莺来,他冷声对白姬问道:

“这个侍女似乎是万年公主身边的下人,不如……?”

他那眼神里已经有了杀意,使得葵莺被吓得浑身冰凉,一颗心都跳到了嗓子眼里。

白姬柔若无骨的玉手轻轻的拉了拉董卓,轻声说道:

“这个丫鬟如今是相国的侍女。”

董卓于是沉声点了点头,不再杀气腾腾的看着葵莺,使得葵莺在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对白姬再次产生了感激的情怀:不论现在的白姬,或者说曾经的荣夫人到底是不是个自甘堕落的女子,可她毕竟是自己的救命恩人,她的一句话便可以决定自己的生死。

于是董卓携着白姬一同上了修饰得夸张华贵的车驾,其余侍女全部上了马车,两千骑兵严阵以待,护卫着浩浩荡荡的队伍往西而行。

一路之上,白姬透过窗户看到曾经富丽繁华的名都雒阳,如今已经是遍地焦土,黄沙漫天,这附近数十里的房屋都已经被董卓命人拆除烧毁,把一座优美典雅的巨城彻彻底底的破坏殆尽,正对应了曹操后来所著的诗歌“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白姬看着这赤地千里的景象,再想起自己在阳城和中牟的所作所为……她和董卓,又有什么不同呢?她的残暴行径,也许比董卓还要来得直接。只是,她轻轻的合上了双眼:这样的事情,再也不会有了……在了结了“董筱幽”的心愿以后,她再不会轻易伤害任何一个凡人,那些残暴的屠城之举,她是再也做不出来了。

董卓看到白姬定定的看着窗外遍地废墟的景象,以为她是在感伤,于是轻轻的抱起了白姬,将她搂在怀里,自信的说道:

“白儿,我告诉你,终有一天,我会重建雒阳,我要让大汉更加富裕强盛,让天下之人再也无须承受战乱之苦。”

白姬听了这话,没有回应董卓,只是在心中轻轻一叹:他的想法倒不错,但只可惜恐怕他这辈子也无法实现这句话了。

很快,大队人马便抵达了西苑,这是雒阳城外的行宫之一,虽然仅仅是行宫,但景致优美,朱漆赤瓦,雕栏玉砌,尽显皇室的奢侈瑰丽,令看到的人都会感觉:这不愧是给天子暂时居住的宫殿。

守卫着西苑大门的卫士们一看到董卓车驾的旗号,便立刻大开正门,全部跪伏在了道路的两旁,恭恭敬敬的向其行礼。

“恭迎相国大驾!”

如今的雒阳与长安,董卓一人说了算,普天之下,再也没有人有他这般威仪了。

董卓带着白姬与一众近卫、侍从径直走到了迎客的大殿之上,董卓毫不客气的坐在了大殿正中位置的席位之上,便吩咐西苑的侍卫们:

“赶紧让万年公主出来见孤!记住,一定要让她亲自前来!”

侍卫们赶紧应声退下,董卓嚣张跋扈的举止似乎在向所有人说:即使是皇室宗亲,如今在他董卓面前,也同下人没有区别,可以任他呼来喝去。

当得知董卓突然之间已经由毕圭苑抵达西苑的消息以后,一身孝服的刘瑛被惊吓得连手中的刺绣都慌了神,一不留神,便让针头刺破了她的指尖。

“公主!”

她身边的几个侍女连忙拿起白绢和药膏为她打理伤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