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1 / 2)

加入书签

郭氏去了皇宫见皇帝,潘如君以为她要在宫里多住几天的,没想到才两天就回来了。

郭氏一回来就把自己关在祠堂里,谁都不让进,苏嬷嬷也被赶了出来,整整关了一宿。

还是第二天中午,苏嬷嬷敲了第三次门,里头没有动静,大家才发现郭氏在里头哭晕了过去,眼睛都肿成了核桃。

郭氏本来就一副老态,熬了一夜,更老了。

潘如君带着汤药进来的时候,破天荒看见郭氏躺在床上,手里竟然捧着面铜镜,正摆在眼前照着。

郭氏的手摸在自己的脸上,一面照一面哭,还叹气。

潘如君不敢多问,看了眼苏嬷嬷,苏嬷嬷也是一副“奴才什么都不知道的表情。”虽然郭氏进宫,有苏嬷嬷陪着,但是一进了那道宫墙,就专门有一顶轿子把郭氏给接走了,苏嬷嬷则被领到了别的地方喝茶,还有专门的小丫鬟给她倒茶揉肩,招呼得十分周到。

做了一辈子奴才的苏嬷嬷,还是第一次被人伺候,才安逸了两天,又出来了,她本来以为老夫人一定是深得万岁爷喜爱的,可是等一见着老夫人的脸色,她就觉得不是那么一回事了。

出来的时候,老夫人的脸是乌青色的,虽然进去的时候脸色也有点发青,可是现在这样更恐怖,而且两只眼窝凹陷了下去,远看还好,靠近了点就有点吓人了。

这是苏嬷嬷第一次进宫,但是她可以断定,这应该也是最后一次了。

其实郭氏以后还是会进宫的,不过是要等陆澈当皇帝的时候了。这个苏嬷嬷却是不知道了。

苏嬷嬷端着潘如君送来的汤药,小声地在郭氏耳边说:“老夫人,潘夫人来看您了,还给您熬了参汤。”

郭氏眼睛还是只盯着镜子里,喃喃地说:“老?真的这么老么?”

潘如君沿着床边坐下来:“母亲哪里老,这是威严,母亲年轻着呢。”

郭氏抬眼皮看了她一眼,问:“是吗?”那陛下怎么一见到自己就,就露出一脸嫌恶的表情?

她记得,以前陛下看她的时候,都恨不得把眼珠子长在她身上的,陛下最喜欢用手顺着自己的头发丝儿,一溜儿水地往下摸,然后赞叹她的头发怎么这么顺滑,她的肌肤怎么这么滑。

可是陛下还说她老妇愚钝。老妇,她真的这么老吗?

潘如君让丫鬟取了个新做的抹额过来,是她这几日熬夜做的,本想再添点什么花样,暂时还没有拿定主意,想着等郭氏出宫来,应该差不多做好了,不料她却提前出宫了。

反正郭氏也不喜欢花里胡哨的东西,潘如君想哄她高兴,就先拿了来送她。

郭氏一动不动的,眼睛里没有神采,潘如君就自己拿了主意,亲自上手去给郭氏戴,手刚贴上去,就被郭氏一抬手给打了下来,抹额跟着掉在了地上。

潘如君跪在地上磕头请罪,苏嬷嬷也跟着跪了。

其余奴才也唰唰全跪了下来,整个屋子都陷入了死寂,家具古董都是暗色的,平时本来就没什么生气,一静下来,整个屋子都死气沉沉了。

郭氏看着底下的这一群人,本来还气着呢,她们一跪,她就有些得意了,因为她一生气,她们就都得跪下来的请罪,她很享受这种感觉。但到了宫里却不是这么一回事。

郭氏在皇宫去见皇帝的路上,碰见了几个妃嫔,有新封的几位年轻的贵人,还有两个嫔位以上的。碰见了,两边都得从轿子上下来打招呼见礼。

那些妃子们,一听说轿子里坐的人是四皇子的生母,一个个都十分好奇,伸着脖子看,可是等一看到真人,脸上都带了十二分的失望和鄙夷,有直肠子的,当时就说:“到底是宫里养人,还好我进了宫,若是在外头蹉跎着日子,怕就成了郭夫人第二了。”一群人笑做一片,花枝乱颤。

郭氏皱着眉,她讨厌她们那股子轻浮的脂粉胭脂香,当时她还觉得她们是在嫉妒自己,她们一个二个虽然被娘娘娘娘的叫着,可是在皇宫里头都是奴才,她可不是奴才,至少在自己府里头,她可以呼风唤雨。

可等见着皇帝,尤其是皇帝看向她的眼神,她就害怕了。

当年她拒不入宫,两个人早就没了情分。

可是就算她入了宫,情分一样也没了,她不奢望皇帝像当年在西疆那样待她,那个时候他只有她,可若进了后宫,她就会淹没在众多女人中了。

她不是最貌美的,不是最得他心意的,也没有一个显赫的母家,与其在深宫中年老色衰被皇帝忘记,还不如让他记一辈子。她早就见识了过这些宅子里下人们的嘴脸,她那样的出身,在宫里如果失了恩宠,只会被人作践。

她是来当主子享福的,她才不要做奴才,她更不要看着奴才的脸色行事。

这回进宫,从一入宫门,她就浑身不自在,见着皇帝的神色,她恍若坠入冰窖,暗自后怕:还好当年没有入宫。

皇帝冷眼看着她,他是念旧情,那也是看在老四的面上,当年他要接她入宫为妃,一是为补偿她,战火流连,她跟在他身边受苦了。二也是为了老四,她入宫,就是一宫之主,他给她的是妃位,谁还敢质疑老四的身份?

她坚决拒绝的时候,皇帝着实愣了下,以为她是谦逊,然后二次册封,派人驾了黄金色的马车去迎她,她还是拒绝了。

任谁满心欢喜地给你施恩,遭人义正言辞的拒绝,心里都不会好受,偏偏她还做出一副大义凛然的模样。

皇帝刚登基,一摊子事儿等着处理,还有好几拨儿人等着他去处置,她矫情,他索性就把这事儿给撂开了。后来偶然想起,喊了人来一问——淑妃还没入宫。

“淑”是他给她取的封号。

要说当初给封号的时候,皇帝心里对她还有几分余热,撂了一阵子之后,什么热劲儿都凉了,皇帝对她的印象就只剩下了四个字:不识抬举。

她矫情她的,皇帝可以不理会,可是两人中间有个儿子,皇帝还挺喜欢这个儿子,只好给了她一个诰命,常欢记得,当年皇帝下封的时候,脸色那叫一个难看呀,他心想:哪儿有当今皇帝还在位,后宫妃子跑到外边去跟儿子住的啊。

常欢当时心里觉得,这位淑妃一定是嫌陛下给她的位份太低了,在耍小性子呢,妃位以上是什么?那是贵妃!形同副后!这下好了,连妃位也没了。

他当时就在心里捉摸着,指不定哪天这位“淑妃”就会自己请旨进来求陛下了呢,外头哪儿有宫里好啊。

结果,等了快十年,这位“淑妃”才进宫来。

现在得称她作“郭老夫人”了。

常欢偷偷观察皇帝的脸色,上面果然是一副”叫你当初不肯进宫,瞧现在成了什么模样”的表情。

皇帝懒得见她,却不能不给儿子面子,刚才常欢过来通传的时候就很是忐忑,这郭夫人身份微妙,安排在哪儿等陛下都不太合适,好在这事儿没让他费脑子,他禀了皇帝,皇帝就冷笑一声:“就让她来这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