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十二(2 / 2)

加入书签

“叫我爹爹便可。(北宋时皇子称皇上均和百姓一样叫爹爹)”皇上在软榻上坐了道,“六一宫住着还合适?朕叫你早到些,无非是嘱咐你一些礼节,辰时一到,一年一度的元旦朝会就要开始了。这可是宫中的大事。”

“陛下请慢。孩儿有事启禀陛下。”人徙突然笑起来,将旁边几案上的茶壶拿来倒了一碗茶,双手捧与皇上,身子也依在皇上的软榻扶手上。皇上见她一副乖巧模样,忙笑着接过茶来问她何事。人徙歪着身子含笑道:“孩儿淘气,偷听印中先生说话,他说到自古以来小姐儿若生了皇家的孩子的事,就拿自己手放在脖子上。孩儿愚钝,不知道那是何意。”

徽宗的手一抖,茶差点泼了出去。他转头惊讶地望着人徙,怔了半晌,才似有了然之意。放了茶碗也微笑道:“徙儿怕是听错了。不管那是何意,爹爹都不会伤害你娘的。你若是误会爹爹,那可就伤了爹爹的心了。”

人徙开心笑道:“那当然,孩儿就知道。孩儿刚看那《诗经》,里面有一句话孩儿很喜欢,便是那‘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徽宗又是一怔,片刻之后三言两语将人徙打发出去,坐在那里发愣。一直等在门外的王黼望望人徙出去的背影行礼道:“臣刚闻得陛下得了新皇子,恭贺来迟,请陛下恕罪。”

“你哪是来迟?你是来早罢。朕谁都没说呢。”皇上习惯了风声传得快的宫中毛病,也甚为自得。

“刚那就怕是新的六皇子吧?听说名为徙字?臣看着他气定神闲,今后定大有作为。”王黼含笑奉承道。

徽宗听得这奉承话并无喜色,眉间却甚有忧虑。半晌才似是自言自语道:“作为?小小年纪便如此有心计,怕不是个省油的灯。刚进宫,便给朕来下马威。还是早早封出去了事。”

不多时已是这日辰时,宫中大庆殿前的门鼓连响,四方宫门大开,各路身着华服人群缓缓涌入,俱是各国使臣及其亲眷。大辽大使顶金冠,后檐尖长,如大莲叶,服紫窄袍,金蹀躞。副使展裹金带,形如汉服。夏国使副,皆金冠、短小样制服、绯窄袍、金蹀躞、吊敦背。回纥皆长髯高鼻,以匹帛缠头,散披其服。于阗人皆小金花毡笠、金丝战袍、束带,并妻男同来,乘骆驼,毡兜铜铎。又有高丽与南番州使人,自是金锦华服,使人眼花缭乱。

人徙站在大庆殿门前广场的皇子队列里,只顾睁着眼乱瞧那些外国人,冷不防衣袖被人一拉,一个声音道:“脖子酸了不曾?还扭着瞧。”回头一看一个跟自己装束相似的皇子对着自己笑,觉得在哪见过,正要答言,那人“嘘”了一声:“六哥哥,我是构儿。书院见过的。陛下来了。”

人徙慌忙把头转到正中大路上,只见徽宗乘着金顶龙辇车驾远远过来,后面浩浩荡荡跟了一群守卫侍从,再后面,便是皇后嫔妃缓缓而行。及最后的内官拿着拂尘在大庆殿门前列了两排,人徙随队伍缓缓进了殿,随众皇子立于殿内两侧,一眼看见陛下两旁嫔妃队列里陈忆垂手站着,和众妃子不同,脸上似并无脂粉。正盯着她看,已没发觉朝贡已开始。

大辽大使拜则立左足,跪右足,以两手着右肩为一拜,副使行汉礼。夏国使臣叉手展拜,执礼物进献。又有南蛮五姓潘,皆椎髻乌毡,并如僧人,礼拜入见。徽宗均赏了宋装锦袄之类。一时朝毕,使臣们与皇上叙了几句寒温,便自退两旁。整个大殿一地的人。

接下来的朝会颇为繁复,各部奏报年前的要事,各王各将领赏领罚,封王加爵。末了徽宗看了身旁的侍官一眼,那侍官便下去了。

片刻只见管事的朝官吩咐几个人抬了张案几在御座前,命人上了香,还将一个牌位恭敬地摆了上去,众人一见那牌位,都屏息低头,人徙还不解,犹自看着,片刻香气缭绕。旁边朝官队列里走出一人来,人徙见是李邦彦,顿时满脸嫌恶之色。只见李大人拿着鹅黄笺子,来到案几旁展开念道:

“陛下有诏曰:皇威齐天,祖恩蒙泽。朕年少时于凡尘遗落一子,幸得上天庇佑,重归皇宫。今日特于元旦大典之时,追…追认人徙公子为六皇子,国姓赵,一切用度与原六子杞同等。宣和二年元旦昭示。”李邦彦大声念完,额头上的一滴汗落进了眼睛里,使劲眯了眯,才记起最后的话道:“请六皇子人徙上前叩拜太祖,另择黄道吉日玉牒所更改玉牒。”

人徙的名字一喊出,一片哗声,姘妃队列里的陈忆更是惊讶地瞪着已慌忙跪在案几前的人徙,先前只听说过这个帮自己糊风筝的小孩叫什么徙,没想到居然是他。仔细看时,那低着的脑袋分外像,够了够身子看那伏在地上的双手,白净修长,真的是那双灵活的双手,不由得欣喜非常。

人徙按礼叩拜太宗之时,惊讶之人不止一二。李邦彦颤抖着声音,慢慢吩咐人徙行礼,心下已乱成一团乱麻。心下乱想:怎么是这个被自己虐待过的孩子?居然是六皇子?还好自己够镇静,否则那诏便念得露出马脚。好在皇上应该没有发觉自己所干之事,否则就不会让自己来做这朝会的押班。可天长日久,必有事破之时。皇上认了新的儿子,怎么自己连一点风声都没有?想到此,瞥了一眼王黼,不瞥不要紧,一瞥便气得七窍生烟。那王黼正含笑看着自己的黄脸点头儿,满脸得意之色。想是他那边早了了,把自己的探子封得死死的!只怕自己虐待孩子一事,他也知道。越想越紧张,汗已湿透了衣背。

梁师成毕竟也与虐待人徙脱不了干系,但只是脸色变了片刻,便恢复自然。他冷冷看着人徙三拜九叩毕,对着满朝文武行礼,接了陛下的诏。就在此时,李邦彦上前一步奏道:“臣有事要奏。虽陛下已认这公子为血脉,但没有证据恐怕难以服人啊。”

徽宗皱了眉回道:“他有朕的信物,朕已确认毕,不要再质疑了。”

李邦彦一时无法言语,只听得人徙笑道:“李大人多虑了,我有陛下给的金锁为证。另外,我在李大人跟前儿上次磕那一个跟头伤,现在已好了,请李大人放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