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十六(1 / 2)

加入书签

十四日晚间,人徙照例领了陛下赐的年宴回了宫,左右找不见曹绅,最后发现曹绅还在自己内室里跪着,侍从丫鬟无一不纳闷。

“曹绅!你是怎么着!”人徙斥道。

方才晚宴前,人徙向他请教关于玉牒履历一事,曹绅说了句“难不成殿下还是公主不成”,直直把人徙说得无言可答。思忖了好大一会子,才把曹绅叫到内室,将事实一句一字解释清楚。

“现今木已成舟,现只有你,孙奶奶,黄大夫,我娘知道我的身份。因打定了主意要你为我出力,才将实话告诉你。同时我自己的危险也又多了一成。但也是为了什么,曹少爷清楚。你若能替我保密,并愿帮我在这宫中立于一角之地,我便有什么便是你和曹老爷的。若不愿,便算我信错了你。”人徙郑重说道。

曹绅愣了半晌,扑通一声跪地,声音颤抖道:“实在是意想不到!把小的惊死了。”低头沉吟了稍倾又道,“我这一跪,一是重新跪六公主的皇威。二是有一个请求。”

“六爷既然有这秘密在身,已是无回头路,万死不能泄露。不瞒六爷说,小的深知朝廷险恶,人心向背,能有明正之心并忠于国家的人几乎全被埋没。六爷既有此皇家之命,便是有此数。更当更加奋勉,不做庸碌之辈,将来有所作为,甚至改变这混乱的朝纲,这也是家父一生的愿望。请六爷答应小的,也算家父没看错人。”这曹绅一个叩头下去。

人徙一听这冠冕堂皇义正词严之语,着实不敢应。更何况自己最信奉说到便做到之古训,如若现在说了,便要非做到不可,故不肯应。正巧陛下的人送了赴宴的帖子来,她道了句“曹少爷先起来,等我回来再说”便领宴去了。可回来发现曹绅居然还跪在那里纹丝未动,不由动了气,心想着曹家少爷怎么这么不知变通。

曹绅见她回来,抬头道:“六殿下不应,我便不起来。”

人徙使劲跺了跺靴子,哼一声转过身去。片刻转回身看曹绅仍望着她,眼神坚毅,和他爹一个模子般,使劲叹了一口气,道:“我应。曹少爷可以起来了罢。”

“当真?”曹绅面有喜色,站起来道。

“当真。”人徙思考道,“只我是尽力罢了,其实我也不想在这皇宫中只为了锦衣玉食。”

“那便成。”曹绅笑道,“爷可曾吃饱了?我再去给爷弄点点心来?”

人徙瞧着他的笑脸,半信半疑道:“你当真不说出去?”

“爷说什么呢。”曹绅下楼欲往茶房去,“小的可是什么也没听见。”

正月十五日,皇宫辰晖门以北,九重殿。

这九重殿乃是赵氏祖祠,以□□的别名“九重”命名,赵氏各朝各代均列牌位于此,配以画像,庄严肃穆。

此时九重殿前的大道上,香烟缭绕,香炉鳞立。众朝臣分两拨立于大道两旁,宋徽宗赵佶率领众妃子,皇子皇女缓缓进入大殿。大队经过时,众臣皆低头屏息,整个殿前一地的人,却鸦雀无闻。

陛下着方心曲领绛纱袍、蔽膝、通天冠、黑舄,腰束金玉大带。惠恭皇后王氏戴龙凤珠翠冠,着深清色祭祀朝服,上缀五彩翟纹。除太子赵桓着与陛下相似的绛纱太子服以外,其余皇子公主皆大典礼服,妃子皆祭祀大妆,整个队伍金碧辉煌,不能胜记。

人徙缓步走在队伍中,已把庄严之心丢了大半。方才列队之时,瞥见陈忆翩翩立于众妃子之中,满脸冷色,大妆也是冷艳非凡,与众人温香软玉截然不同,越发显出来了。人徙惊于她的特别,怔怔看了几眼。陈忆发觉她的目光,面无表情地转过身去。人徙心登时灰了一半,仍不解这是为何,因此全无祭拜宗祠的虔心了。

片刻已到殿内,皇上接了王黼递来的一支手腕粗的旃檀香,点燃后向太租牌位跪下。身后众人皆跪,殿外众臣也无声跪了一地。众人随着陛下三叩之后立起,由太子赵桓手持三支都梁香带领陛下和众人将众牌位一一拜过。整个过程咳嗽声都不闻,只听得木鱼声。人徙望着那肃穆的太宗像,心中静了几分,恭敬叩下头去。

少顷,叩拜结束,陛下带领众人来到九重殿外空地上观看道师驱魔法事。闹哄哄舞了一个时辰,到处都是香火气,烟雾缭绕。接近午时,众人随皇上到大庆殿前领宴。

大庆殿门前一片空地,皆摆了大圆桌,酒菜果馔遍布。最靠近大殿门前,临时抬了个戏台来,预备宴上年戏。

半个时辰才将座位安排完毕,太子代祝了新年酒辞,众人吃喝起来。席间各出表演年戏轮番上演,热闹非凡,人徙渐渐将陈忆抛至脑后,认真地看起歌舞来。正在有趣时,一出戏终,几声拨弦声起,顿将热闹驱散,优美之感渐起。

几位宫女模样的女人皆施粉黛,笑意吟吟,手抚竖琴,端坐竹椅。丝竹之声也从各处渐起,一时众人皆不出声欣赏这悦耳之乐,有人甚至低头沉醉,人徙则直直盯着那中间抚琴的女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