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三十二(2 / 2)

加入书签

“还有呢,我故意给你留了一半。”人徙指着桌上,“再说,这样不省了你的事?你不必剥了。”

陈忆一听这和那日放风筝的事同出一辙,便微笑着接过她手里的碗,“谢六殿下。”

人徙目不斜视地盯着她的微笑,半晌才想起了什么似的从怀里掏出自己努力赶工出来的香袋,丢在桌上道:“我的拿来!这是我的回礼。”

陈忆向那桌上一瞧,顿时捂住嘴笑个不停,边笑边喘气道:“敢问殿下,这物事是什么?”

人徙脸涨得通红,知她是取笑自己,又无从分辨。她做的这个香袋,说是香袋,还不如说是“香包子”。里面的香料倒是没放错,是墨儿亲自给她找来的。可要说外面,可就差多了。先是形状像两片布努力勉强缝在一块儿,做的人好象只顾着能缝在一起,而根本顾不得美观。说圆不圆,说方不方,和她现在头顶上挂着的那些有棱有角有规律的相差太多。好在布是从陈忆这里得来的,上头有金鱼花鸟,否则她自己恐怕要用王黼给的棉布了。针脚纷乱不齐,线头到处都是,而且会做活的人都知道,针脚是要翻到里面去的,外面才看不见,而这位小爷做的,针脚全露在外面,一圈的针脚活似饺子的褶子,恐怕看见这个的人要翻到里面的香料才明白这原来是个香袋啊。

陈忆拿在手里又看了两眼,直笑得几乎岔气。人徙起先十分不好意思,脸都红都耳根了,见她笑成这样,心里也跟着高兴起来,嘴上还硬道:“怎么着?也是我亲自做的!证明我对你很用心!”

后者一听到“很用心”这三个字,心里软了一下,止住了笑,伸手抚在人徙的脸颊上轻声道:“我知道了,小王爷。”

人徙本已褪去红潮的脸上复又迅速地烧起来,对面人手掌上的温度直传到她心间,她情不自禁地伸出自己的手来覆在那只手上,眼睛直盯着对方的脸。陈忆看着那整齐发鬓下亮亮的眼睛,心里莫名慌了,想抽回手去,又没抽,轻问道:“殿下想说什么?”

人徙惊了一下,忙把那手放下,别过头去说道:“我并没有什么想说的。”随即又高兴道,“上次看到娘娘好多书,我说要和娘娘论事,我们上楼去罢。”说着便两步跳上了楼梯,对着陈忆挤眉弄眼。

陈忆也笑了,跟着她进了内室。两人隔着桌子面对面坐着,随意抽一本书出来,摆出一副论道的样子。陈忆见她抽的是《汉书》,便问道:“徙儿喜欢哪一篇?”

人徙听她叫自己的名字,心内又忙了,定了定神才答道:“这本我挑着看了看,喜欢‘贾谊传’。忆儿呢?”

听到对方学着自己喊起了名字,摇摇头笑回道:“还是叫我娘娘罢。我叫你小名,是因为我的辈分啊。至于书,凡是正道的我都喜欢。既这样,就说这一篇罢。”

人徙点了点头,掩饰住内心的失落,两人便就此传讨论了几句,人徙问她对自己在朝堂上的意见。陈忆便想了想,看着她念道:“汉文帝亦尝欲重用贾谊,‘议以谊任公卿之位’,此莫大恩宠信任也。而贾谊年少,失于轻狂,故“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文帝权衡再三,势不能用贾谊,非不愿也。”

人徙不由仔细打量她,心内倾慕之情更盛,口里赞道:“娘娘恐怕是无书不知了。”接着又接她的话头道,“我知道娘娘的意思了。可若能将‘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废,这就不是所忧之事了罢。”语调虽平常,语气中却满是底气,眼睛定定地瞧着窗外。

陈忆见她居然如此答,心上惊奇,以往沉寂的些许情绪又浮动上来,沉吟了半晌,又轻松笑道:“别弄这死气沉沉的东西了。”起身从床边小桌上拿起做好的香袋来递于她,“你看可好不好?里面可放了上好的桂皮冰片,可有提神的作用呢。”

人徙连忙接过,刚才那沉静却要勃发的神情全然不见,眼睛紧紧看着那香袋,像个孩子看着糖葫芦。只见那香袋四四方方,上头用红绳扎口,大红底衬,绣有黄色金菊,精致漂亮,比自己那个强一百倍,闻一闻一股清香,顿时喜得满面笑容,仔细戴在脖子上,塞在怀里。陈忆见她这样,又笑着帮她扯下,仔细地拴在腰上。人徙任她摆布,想着出去了再挂脖子上。

陈忆仔细地替她戴好,端详了端详点头称好,按她坐下,轻轻问道:“殿下为何不问我为何表现得什么都不管只爱玩?”

人徙低了头道:“你要说总会说的。你不说证明你还不够信任我,我只有继续做好就是了。”

陈忆一听,想脱口而出,又打住,隔着桌子拍拍她的头道:“改日我定会告诉你。”接着又叹了一口气,“好在认识你,也让我不那么闷,力气也有处使了。你若在朝堂有什么事,来找我,我定会帮你。最好及时些,因为我不知道还能在这里多久。”

人徙惊讶地抬起头,听她接着说道,“陛下偶尔想起我来一次,也是两句话便走了。这么来迟早要把我废掉。谁会养一个没有用也不喜欢的妃子呢?到时候就不能在这宫里了。”

人徙已坐不住了,站起来大声道:“我不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