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突门伏甲有奇兵(1 / 2)

加入书签

将云梯车的顶层化成了一片火海之后,火焰还在继续肆虐,就像一条炽热的灵蛇一样,在油脂等引火之物的助燃下,快速往云梯下面窜去,一下子就将大半座云梯车点燃。

另外一座云梯车在另一段的城墙上,也受到了同样的待遇,被守城士卒使用火攻,直接烧毁了。

连同云梯车上的大量白波士卒,也被烈焰烧死、烧伤一大片,而多了这两座火焰塔般的庞然大物,整个城外的战场上,温度也在急速升温,原本争先恐后先涌向云梯车的白波士卒,又纷纷不顾一切地往后逃窜。

眼看着,白波士卒蓄谋已久的进攻,就这样被己方的火攻瓦解,城墙上的守城士卒无不高声欢呼起来。

在将士们的欢呼声中,曹鸢原本紧绷着的脸色也渐渐松缓下来,不过他看到城外的那一辆督战的战车上,那名金甲甲士虽然也看到了自己的两座云梯车被临汾城中的守军烧毁,但手中击鼓的动作却丝毫没有迟缓,反而又加快起来。

在那隆隆的鼓声中,那些仓皇撤退的白波士卒,在逃到了阵型后方之后,又被后方的曲长、屯将等人驱赶聚集,在混乱中又结成了三个方形阵型。

而原本后方的兵马则缓缓开动,转而变成前军,打算继续强攻临汾城。

曹鸢看到白波军还打算继续进攻的势头后,眉头微微一皱,今日的白波军有些反常,不仅各种攻城器械轮番上阵,而且还不惜伤亡,强行进攻,做出了一股誓取临汾城的姿态。

这可与以往白波军的作战风格大相径庭啊!

曹鸢心中虽然升起了这个疑虑的念头,但是眼看白波士卒的第二波猛攻又要到来,曹鸢也来不及细想,连忙指挥城墙上待命的士卒、民役将伤亡的士卒送到城下去治疗,然后又往几段兵力薄弱的城墙派了士卒补充、巩固防御。

这边的城墙上正在调兵遣将,而变为前军的白波军士卒也在继续向前逼近。

他们大半的云梯、攻城锤已经在前一轮的攻城战中被摧毁,现如今推出来的,则是三辆冲车,其中两大一小,那一辆小的冲车显然是临时赶工完成的,在用材和体积上,都比不上其他两辆大冲车。

这种冲车总体结构就像一个尖顶木屋形,异常坚固,下面装有木轮,顶层的外面再蒙牛皮,以防备守城士卒的矢石破坏,而且为了防止火攻,白波士卒还往上面浇上了泥浆。

白波军虽然还没能够奢侈到给两座云梯车的外围、顶层都包上牛皮,但给三辆冲车的尖顶木屋包上外层,军中物资还是能够勉力支撑的。

反观守城士卒这一边,先前为了攻击白波士卒的攻城锤,城墙上的磐石已经尽数推下墙去,而其他小块砖石,则无法给冲车实际性的伤害,更别提将它们尽数摧毁了。

这三辆白波军的冲车在继续前进,躲在尖顶木屋下的白波士卒喊着号子,齐齐发力,推着冲车往临汾城门方向而来,而因为冲车的外围披有牛皮,又浇上了泥浆,火箭对它的伤害可以说是微乎其微,甚至箭簇还没刺入厚实的牛皮中,就已经被泥浆熄灭了火焰,往其他方向弹飞出去。

曹鸢看着这三辆冲车,后面的那一辆粗制滥造的小冲车暂且不论,前面的两辆大冲车却是真正的威胁到了临汾的城门。

哪怕城门这一段的城墙上,还有巨大的磐石,因为白波军的冲车顶层的尖顶木屋结构,也很难够真正直接砸毁冲车,往往磐石一落,就会顺着那两面斜面滑溜溜往两边掉,最多就只能够砸到几个白波士卒。

而临汾的城门内侧虽然已经用土石封死,但一旦临汾的城门被冲车撞破,那么大量涌入的白波士卒还是能够很快地清理土石,为他们的大军清扫出一条进城的道路来。

因此,必须在白波军的冲车击毁城门之前,先将这三辆冲车尽数摧毁。

曹鸢看着白波军的冲车离城墙越来越近,他一面下令城墙上的蹶张士不要吝惜弩箭,一律射击护卫在冲车两旁的白波士卒,就算不能够由此击毁冲车,但也要尽量迟缓冲车的推进速度。

另一面,曹鸢下令,让在城下歇息的虎头带领列阵以待的一百西凉军精锐,听他城头上的号角声,一旦代表进攻的号角声吹响,就立马带人从这一面城墙预留的突门中杀将出去,引火将那三辆冲车全部烧毁。

等前面两辆大冲车都先后抵达城门处之后,城头上的弩箭一下子也密集了很多,这些蹶张士手中多是三石强弩,弩箭强劲,穿透力十足,拿着盾牌的白波士卒还是很容易就被弩箭击穿盾牌,刺穿身体,冲车两旁护卫的白波士卒中箭倒下了不少,两辆冲车旁边很快就多出一些空隙来。

“吹号,进攻!”

曹鸢看到白波士卒的冲车的防卫力量被削弱之后,知道时不可失,连忙下令军士吹响号角,立即进攻。

“呜呜呜——杀啊!”

在苍凉的号角声中,临汾这一段城墙的突门瞬间开启,等到曹鸢命令的虎头发出一声喊,带着一百被甲持兵的西凉军精锐,背负引火之物和薪柴,呐喊而出,直扑白波军的冲车而去。

白波士卒完全没有预料到临汾城墙这一段还设置有突门,在他们占据临汾城的时候,显然是没有这种城防设置的,这是曹鸢在接管临汾的城防后,在阎行的授意下,募集工匠、民役,耗费不少时间和精力,挖掘并伪装成型的。

猝不及防下,白波士卒的防御一下子就被犹如下山猛虎般的西凉军精锐打散,这些西凉军精锐的目的也十分明确,不求大量杀伤白波士卒,而是要快速烧毁那三辆威胁到城门的冲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