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七十三、一首诗的风波(二)(2 / 2)

加入书签

众人茫然,没听说过!

管他的,先把这首诗送到观荷台去!

等等,我亲自送过去!

“一丈夫兮一丈夫,千生气志是良图。请君看取百年事,业就扁舟泛五湖。”观荷台上,翰林院大学士刘仁山挼着胡子抑扬顿挫的读完手中的诗稿,接着又赞叹道:“为人臣子者,当如是,齐修平不愧为今科状元,此诗甚好。赵大学士以为何?”

“前面的几句都不错,不过这个‘业就扁舟泛五湖’就差点意思了,看来也是受了那些清谈之士的荼毒,动不动就想着归隐。劣中取优尔!”

赵理显然不同意刘仁山的说法。

有一种人很正直,很无私,但是最爱干的就是挑别人毛病,赵理赵大学士就是这种人,刻板、守旧,正义感爆棚。

当然,一般人受了赵理的挑剔也只能受着,能当上翰林院的头头,一定不会是光凭关系才能当上的,那一定是学富五车的人。

学士刘仁山笑了笑,也不再说话,他早已习惯赵理的这习性了,这个评价对齐修平来讲已经是很高的了。

正当此时,赵理和刘仁山看到了气喘吁吁的跑过来的吏修文。

赵理有些不悦的锁起了眉头,对这个有些眼熟的下属说道:“静气,静气!”,全然忘记了自己此时也没了静气。

“好诗,好诗!”

史修文自从进翰林院就没有得意过,现在是超脱了,反正就是一个编修吗,又不求升官发财了,所以对赵理的训斥也不是太放在心上,又因为太激动了,所以他并没有理会赵大学士的训斥,而是一边说一边将手中的诗稿递了过去。

“哼,如今的年轻人,不无病呻吟就算不错了,能有什么好诗!”赵理不屑一顾说道,并没有伸手去接那诗稿。

以往他教训翰林院的那些人,哪个不是立刻拱手认错,这个人竟然不当回事,也太不懂规矩了。

“哦,什么好诗,还让你亲自跑来了,快拿来老夫瞧瞧!”刘仁山是认得史修文的,笑着对史修文说道,顺手也将史修文手中的诗稿接了过去。

待他接过诗稿,看向上面的诗句时,笑容马上就凝固了,接着如史修文一样,忍不住的用抑扬顿挫的声音吟诵了起了。

一气读完,畅快不已!

“痛快哉!果然好诗!虽然文无第一,但此诗当属第一!”刘仁山在畅快之余,顺口就给这首诗做出了判断。

“是啊,是啊,我也这要认为的!”史修文跟着附和道,并且还无意中瞟了大学士赵理一眼。

史修文这一眼真的就是无意识的,如果真有什么意思的话,最多也不过是“看吧,真是好诗,没骗您吧。”

虽然史修文对升官发财没有什么希望,但是在等极森严的官场中,他也是不敢对赵大学士有不敬的。

然尔就是这一声,让赵大学士感觉到了自己的权威受到了严重的挑战,赵理没有问过他的意见就敢说那首诗是第一已经让他心中很不爽了,而史修文的那一眼就是补刀,仿佛在嘲笑他错了!

他赵大学士怎么可能有错!错的自然就是别人了。

“哗众取宠尔!华而不实!狂妄之极!诗中下品!”129.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