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客座教授(1 / 2)

加入书签

高夜说完,整个大厅里鸦雀无声,就连荀靖都被震惊的说不出话来。荀彧看高夜如同见了鬼,至于那些学生,无一不是震惊到下巴都要掉在地上。

高夜又喝了一口茶,可能是因为太过寂静,高夜吞咽的声音都显得格外响亮。还是司马徽率先开口:“明曦这计策,果然妙,老夫我活了四十年,才知道还能这样消灭匈奴。”

“只是我这一计,耗时太长,谋划太重。非五十年不能终其事,非大才者不能成其功。”高夜摇头叹道。

“能以五十年时间,使我大汉再无匈奴寇边之苦,再难也值得啊。”荀爽叹道,“况且不光是匈奴,乌桓、鲜卑、羌人,甚至百越,南蛮都可依法炮制,明曦此策,当真光耀万世。文若,你可都一一记录了下来?”

“是,高太守所言具已记录在案,一字不差,叔父请看。”荀彧急忙起身道,高夜这才发现荀彧的桌案上和自己等人不同,他的桌案上是有笔墨纸砚的。

“好,好啊。”荀爽点点头,拿过荀彧手中的竹简,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这才递给了一旁的荀靖。至于司马徽,则是一直在闭目思考。坐在台下的学子,则是一个个懊恼不已,自己怎么就忘了把他给记下来?

“你这条平戎策,听起来很不错,可是具体实施起来,却又有诸多问题。”司马徽思考了许久,这才说道,“这还只是一个大而化之的策略,若想真的实施起来,还需要诸多的准备与谋划。如今我大汉刚刚经历了大乱,民生凋敝,国库不足,实在无力实施此策。”

高夜闻听,不由得长叹了一口气,别说现在无力实施了,就是五十年后,恐怕也还是无力实施。在座的众人里,有谁能比自己还了解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董卓一乱,十八路诸侯各自征伐,最后一直到三国鼎立。接下来的几十年,正是天下大乱的几十年,就算是有了自己的存在,也不知道多久才能完成天下一统这样的事情。人生不过匆匆百年,也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机会亲眼见到天下一统的局面。

“不错,如今我大汉实在难以施行此策,这也是为何在下没有上书陛下的原因。如今我等的重中之重,乃是鼓励生产,恢复民生。唉……”高夜长叹道:“若非百姓真到了活不下去的地步,张角这样的人又怎么能蛊惑起这么多的百姓和他一起造反?八州一乱,乱的是我大汉根基啊。”

“太守大人此言差矣。”只见又一个学子起身说道,“依在下看,我大汉根基乃是世家,并非百姓。黄巾之乱,如何能动摇了我大汉根基呢?”

高夜一看就知道那人是个世家子弟,衣着虽然算不上极其华丽,但也绝对不便宜。而且那种目中无人的气势,更是世家纨绔子弟所特有的。他这一句话说完,高夜明显看到好几个身穿布衣的学子,眉头紧皱。

高夜摇头笑道:“世家大族乃是我大汉柱石,这一点我不否认。无论是庙堂之上,还是这阳翟县中,为官者大都是世家子弟。可要说我大汉的根基,世家还远远算不上。你可知道,我大汉有世家几何,有百姓几何?”

“这……”

高夜不等他答话,便开口道:“具体数字我也不知,可我知道,百姓的人数,比世家多三十倍不止。他们种田,养活着世家,养活着文武百官甚至是皇宫内院。他们做工制造各种用具为我们日常所用,有些则是做为商人,贩卖货物到各地,互通有无。你试想,若是没有这些百姓,我们吃什么,用什么?”

“可……可如今黄巾之祸,也是出于百姓之手!”

“嗯,不错,几乎颠覆了我大汉江山。”

“可他依旧被我大汉世家为首的名臣勇将所平灭,大汉还是我大汉。”那学子有力的答道,仿佛只是击败高夜的绝佳武器一样。

“哈哈哈哈,你以为黄巾平灭,只是因为朝廷应对得当,皇甫将军用兵如神,世家大族各尽其力的原因么?若是如此,你还未真正看透黄巾本质,童言稚语,我亦不想作答。”高夜失声笑道。

“你是不想作答,还是不能作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