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战前风云(一)(1 / 2)

加入书签

丘山县的鬼子打怕了,都在县城里待着,不敢出县城一步,境内的伪军也都服服贴贴的,没法下手;安昌县则驻扎了1个联队的日军,由于前车之鉴,用兵也比较谨慎,一个搞不好还容易被咬一口,毕竟一个整编联队有三、四千鬼子,大队炮加联队炮加起来有12门硬碰硬的话,3团和4团就算有4个加强游击中队的配合,也绝对不是对手。

不过,日军由于连吃败仗,士气低落,另外攻不下摘星山对蟒丛山也构不成威胁,还要经受沿途的骚扰和袭击,不但徒耗兵力,而且很可能会在某个时间吃个大亏。更重要的是,日军根本摸不清楚蟒丛山纵队到底有多少兵力,多少实力,万一6支主力部队大集结,再搞个安昌县大会战,很可能还是会损兵折将。

因此,即使在他们的北边出现了蟒丛山纵队的身影,也不派兵追击,生怕一出城就遭到包围。

1团和2团除了练兵之外,还带着宋文星和刘贵交代的任务:打通蟒丛山和黄河西岸的通道,扩展部队活动的纵深,顺便帮助八路军干部们建立基层政权。

为了加强各团的攻坚力量,山炮连暂时分解,总共8门九二步兵炮,其中4门分给了任务最重的1团和2团,其余4门给4个团平分。

3个机炮营,其中2个给了1团和2团,1个给了5团和6团,而3团和4团方向因为预测战斗不会太剧烈,且有4个加强游击中队配合,因此没有特意加强。

摘星山守备营和泉口村守备团以及武陵县的2个加强游击中队则可以跟主力部队协商配合,轮流出去进行实战,增强战斗力。

6个团三面出击,在整个晋南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力和震动,日军龟缩不出,伪军诚惶诚恐,更多的情况是为数不少的伪军,甚至是日军,为了保命,乖乖的缴纳保护费。

一般情况下,一个炮楼最低要缴纳2箱子弹和1箱手榴弹,如果里面的伪军有些犹豫,甚至有些脾气,则直接开炮打开缺口,缴获里面所有的武器装备和弹药。

蟒丛山纵队的战士们此时往往对着蹲在地上的伪军嗤之以鼻的说:“区区的一个二鬼子汉奸,有什么好拽的,在爷爷面前装大尾巴狼,有本事拿起枪打鬼子去。当了汉奸觉得自己腰杆子硬了?鬼子在我们面前都屁滚尿流的!”

而蹲在地上的伪军俘虏们往往赔着笑脸说:“是我们糊涂了,是我们糊涂了,主要是怕交了枪以后,命就保不住了?”

这时候,战士们又会眼珠子一番说:“你们的一条汉奸狗命爷爷们不稀罕,爷爷们忙着打鬼子呢,要不是你们跟着鬼子捣乱,鬼子早就被爷爷们打跑了。今后呀,看见爷爷们就赶紧把手里的东西交了,要不然,爷爷们有心想放你们一马,可是子弹、炮弹不长眼,到时候去了阎王那里,可不要说爷爷们不仁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