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歼灭日军增援(一)(1 / 2)

加入书签

等援军到达临汾县城以后,即刻跟敌人展开决战,这时候,侯马县城抽调至少1个日军大队的兵力从背后发起攻击,一举歼灭临汾县城周围的敌人。

刘贵率领4个主力团和2个炮兵营出发后,只给宋文星留下了1个独立山炮连和守备部队。

出发前,刘贵制定了两套作战预案:第一份作战预案是,以2个团的兵力攻击临汾县城周围的日伪军据点,迫使日军在临汾县城内固守,另外2个团的兵力隐蔽在临汾县城东北方向,随时袭击日军的太原或者长治的援军。

第二份作战预案就是,以1个团的兵力阻挡临汾方向的日军增援,其余3个团南下,跟早已经部署在汾河以南的2个主力团以及9个营的配合部队,直接攻打侯马。

选择哪份预案,一方面要看第四集团的配合程度和动员速度,另一方面要看日军增援的兵力和增援的速度。

如果第四集团军及时果断,并且出动了足够震慑日军的兵力,且日军增援速度不快的话,就选择第二套方案,否则就要选择第一套方案,等待敌情变化。

刘贵也不是第一天打仗,当然不会拘泥于作战预案,但是有了作战预案之后,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节约战场上的应变时间,减少战斗过程中的失误。

关于攻打侯马的作战行动,刘贵亲自跟第四集团军孙将军和李振西进行了沟通,希望能抽调至少1个师的兵力来威胁运城,并适当攻击运城周边的据点,给运城造成压力,使其无法增援侯马。

因此,第四集团军的行动不但迅速坚决,而且出动了1个师的部队,还安排了1个旅的部队在中条山以西待命,负责接应出征的部队。

听到这个消息,大喜的刘贵正准备执行第二套方案,但是接到了情报,说太原和长治的增援部队也已经出发了,而且行军速度很快。

刘贵考虑了许久未果,给宋文星发电报,宋文星只回了四个字:临机专断。

看到这四个字,刘贵感觉肩膀上沉甸甸的,不过考虑了几分钟后,决定先消灭日军的1路援兵,然后再考虑攻打侯马县城的事情。

刘贵是这么考虑的,临汾方向的日军始终是要面对的,晚面对不如早面对,如果能趁机把日军消灭在城外,就减少了攻城的牺牲。

保障战事的顺利,刘贵决定把汾河以南的大部分兵力秘密抽调过来,留下6个游击营继续在闻喜县周围活动。

其中3团布置在侯马县东南方向,4团布置在侯马县东北方向,3个机炮营则绕过侯马县,北上插入侯马和临汾之间待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