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安德森的努力(一)(1 / 2)

加入书签

带血的衣服和帽子、头盔、武装带、背包、断掉的刺刀,甚至还有不能用的炮弹壳和日军染血的军旗,一时间风靡于好奇的西安青年学生当中。许多青年学生慕名前来参加蟒丛山纵队,说是要当兵打鬼子。

宋文星大喜,全部收下,这些人都是有文化的人,底子好,哪里舍得让他们去跟鬼子拼命。

于是,宋文星根据每个的能力和特长分配到了除作战部队外的各个部门,甚至连只有区区三辆汽车的汽车连也塞进了几十个人来。

现在背靠西安,柴油、汽油补给也方便了很多,八路军控制的延长油田,每天能采1、2吨石油,通过土法炼油,获得汽油和柴油,然后通过黄河运输和部分陆路运输运过来,在西安交易,换取所需的物资后再返回。

自从宋文星占领了河津,八路军的大部分汽油和柴油都卖给了宋文星,虽然质量不好,但是保证了供应,不用再担心半路没油了。

汾河地区刘贵率领的主力部队在富饶的汾河平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和成就。

从各村各镇筹集了大量的抗日捐款外,还按照蟒丛山纵队的一贯原则,打击、没收汉奸伪军的资产,使得蟒丛山纵队的经济状况立马好了很多,仅仅是临汾以西的地区,所获得的资金就比蟒丛山山区的3个县还要多。

刘贵利用这笔资金,大规模的从临汾以西地区购买粮食,然后利用汾河进行运输,运送到河津渡口,最后运往黄河西安。

原因就是宋文星除了打算黄河西岸建设一个后勤基地外,还制定了一个种草药换粮食的种植计划。

黄河以西很多地区较为贫瘠,粮食产量太低,当地百姓十分的贫穷,因此宋文星就采取了以粮食换草药的办法,发动老百姓种植草药,除了帮助了老百姓提高了生活水平之外,还为西安的药店以及部队的药物供应提供了保障。

除此之外,宋文星还在刘贵的建议下,招收了大批的新兵,计划组建30个新兵连。

蟒丛山地区经过近2年的兵力扩充,可用的兵员不是已经成为战士就是成为本地的民兵,已经难以再有新的兵源了,如果强行招募就会影响当地的基本劳动力了。趁着如此大好的时机,不多招募点新兵,将来怕就没有这么好的机会了。

另外,为了能更好的发展和巩固根据地,在八路军的帮助下,刘贵让主力部队配合基层干部,大规模的建立了基层政权,特别是临汾以西的地区,几乎已经成了蟒丛山纵队的天下了。

安德森当得知蟒丛山纵队已经根据当初的约定向汾河地区进军了,并在军事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自己却没有按照约定送来一丝一毫的物资,这让信奉上帝的安德森感到了十分的愧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