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这仗该怎么打?(二)(1 / 2)

加入书签

一旦子弹打光了,就会面临被屠杀的命运,到时候恐怕想拼刺刀都不可能。

当年长城抗战的时候,西北军用大刀拼日军,那是在夜黑风高的时候,偷袭日军,谁都看不见谁。西北军事先有准备,光着身子,摸到谁穿着衣服就是一刀,利用日军的恐慌,这才占了些便宜。

可是,事实上,长城抗战的时候,西北军跟日军打出的消耗比是6:1,死6个西北军士兵,才能换1个日军士兵。

可是,现在是大白天,以日军平常的进攻战术,是不可能给他们拼刺刀的机会的。

日军通常的进攻战术是在150米到100左右的距离进行精确的压制性射击,再配合掷弹筒的杀伤,消耗守军的力量。如果发现守军没有反击的力量,就让一部分士兵继续前进到50米以内的距离,一顿手榴弹就可以全歼壕沟里的守军。

国军通常的做法就是在150米的距离就开始跟日军对射,阻止日军的前进步伐,但是国军的士兵素质较低,别说150米的距离,就算是50米的距离也不一定能打中,只是白白的消耗弹药而已。

等守军的弹药和人员被磨的差不多了的时候,日军就会发动猛烈的攻击,占领国军的阵地。

另外,日军的射击水平又较高,再加上老兵们精确的操纵着掷弹筒,守战壕的国军虽然占据着地形的优势,却往往跟进攻的日军伤亡不成正比。如果再算上日军炮火的轰炸,就更难以想象了。

通常国军以较为充足的弹药,抵挡日本人的进攻,能打出6:1的战绩,已经算是比较有战斗力的了。就算是能打的了,8:1甚至10:1都是常事,没人会笑话他不会打仗,尽管国军的将领不打招呼就屡屡溃退,也没见几个被军法处置的,就是这个道理。

想来想去,宋文星觉得无论哪里都不是他以目前的兵力能打的下来的。

可是日军不是白痴,在如此关键的时刻,如果不打这些地方,光进攻周围的小县城和据点,是不可能调动的了日军的。

哎,这仗该怎么打?

临汾一战,胜负难料,虽然集中了自己所有的主力部队,还有2个炮兵营的配合,但是日军的火力比我们强大的多。

根据八路军的情报和刘贵等人的分析,日军出动了2个山炮大队,又补充了2个野炮大队。日军的三八式野炮虽然稍显笨重,但是射程远,威力大,能有效压制2个山炮营的火力,比2个炮兵营火力和威力强了一倍不止。

宋文星只好再转换思路,得出了2个结论。

第一个结论是,如果打太原和晋中等地不可取,那么可以把作战中心再转移到物资上,趁着太原周边没有多少日军的机动兵力,多打下几个地方,多补充一下物资,也算不白守一次临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