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1 / 2)

加入书签

朱红霞因为等会还要去柜台站班,李长春也对看房子没有兴趣,所以就只剩下沈平跟着张妍欣朝停在路口的看房车走去。

在上车之前,沈平还看到了张妍欣的4个同事,其中3个男的1个女的,他们一会钻进街边门庭若市的店铺,一会钻进路边扎堆的人群,基本上是只要能够看见的人,他们都会热情的上去递上一张传单,并且卖力的推销几句。

当张妍欣带着沈平从他们几人身边经过时,他们都会悄悄的张妍欣递上一句“加油”。沈平看得很清楚,他们不是嘴上说说,而是真心实意给她的鼓励。

“妍欣,看样子你挺受欢迎的嘛!”沈平笑着打趣道。他在心想漂亮的女人果然在哪里都会得到优待。

“沈哥,不是我受欢迎。”张妍欣摇了摇头,指着沈平说:“而是你这个客户太珍贵,太难得。”

“呵呵,你太谦虚了,要相信你自己。”沈平不以为意,虽然他对自己的样貌很有信心,但毕竟自己的穿着太普通,很多东西都很容易被掩盖下去。

“是真的。”张妍欣眨了眨大眼睛,笑道:“因为你是我们这一周以来,找到的第一个愿意看房的客户。”

咦?

这是什么情况?现在的房子就真的这么难卖?

要知道房地产在21世纪可是捆绑国民经济的支柱型行业,不仅仅是这个行业特别火爆,就连那些卖房子的销售员也特别牛逼,一个比一个傲,哪像现在张妍欣和她那几个同事,需要沿街拦着客户费尽口舌的卖力推销。

21世纪那个时候,客户要买房,置业顾问会说“行,你先排个号,等开盘摇号。”;客户担心摇号摇不到,置业顾问会比较含蓄说“其实也有办法摇到号”;客户询问是什么方法,置业顾问会比较隐晦的说:“我和某某领导比较熟,只要你愿意出点钱,我可以去帮你找领导疏通疏通。”,末了,置业顾问还会忒无奈的补上一句:“哥/姐,我也想你不多花一分钱就买到心仪的房源,可是这钱就是领导要求的,我也没办法……”

这些都还算是比较好的,有些地段好一点的项目,置业顾问甚至会明目张胆的说:“房子已经卖完了……你非要买房?那行,先交五万块钱,我再去帮你从领导手上要套房源出来……”

那时候,每当沈平从同事和朋友那里听到这些事情的时候,总是会忍不住爆出粗口:“我特么是来买房还是来买罪的?房价就不便宜了,还特么解决限购的费用、看房费、茶水费的来一大堆,特么的怎么不去抢?”

当然,这只是楼市好的时候,遇上楼市不好的时候,那些置业顾问都像孙子似得,甚至到晚上十点多钟沈平都还能接到他们打来的骚扰电话。

…………

上车后,沈平从张妍欣口里,再结合自己的一些想法,才大致确定了那么一点现在房子难卖的原因:

一、现在社会上的住房问题主要还是靠福利分房和集资建房解决,对商品房还没有概念,而商品房市场也就只是南方沿海的一些区域要成熟一点。

二、现在银行的住房贷款业务才刚刚开始,贷款要求非常高。不仅贷款年限短,还要求要有贷款额度30%的固定存款等等条件,并且手续还特别复杂,像沈平这样的人根本就办不下来,所以现在买房基本上就只能一次性。

可是按照现在申海每平米1000块钱的房屋均价,就算买个小一点40平的也需要4万块钱,这笔钱还真不是普通人能够拿出来的。

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观念问题,现在的人对住房并没有太大的要求,普通人只要能够每个月花上几十上百块租上一间像样的房子就满足了,而有钱人则因为家里有房子住,对住房就更没有什么别的需求了。

综合上面一些客观因素,再加上张妍欣所在的鸿联静安上城都是做的70-90平方米的大房子,这样就更不好卖了。

“均价1000,一套90平的三房就需要9万块钱……”

在路上,沈平一直在念叨着房价和面积这些,他在想是只卖掉一部分认购证先买一套房子再说,还是将认购证全部卖了,然后拿来换房子。

因为在他重生回来之前的那个时候,他在网上了解过,静安这个区域的房价已经到了均价十万的水平,而这个均价也不是真实情况,因为房地产行业的均价都是往低了说的,甚至说是低价还差不多。

他觉得以现在这么低的价格来买房子绝对划算,不仅仅是因为他现在自己要住,还为了以后房子只涨不跌的升值潜力。他知道靠房子来发财致富绝对是最简单、最有效的。

因为房子不像股票,房子不论买在哪里,不论什么时候买,房价的整体走势都是一直上涨的,而股票一旦买错,那就真的只会万劫不复。

在前面开车的师傅听到了沈平的喃喃自语,再从车里后视镜上看见沈平的一身普通工人着装,顿时有些看不起了,嘲笑道:“小伙子,90平的房子可不止1000块啊……”

这年代会开车的人都很牛,基本上不愁没饭吃,而可以开看房车这种公车的人更牛,基本上都是公司里某个领导的关系户。

再加上他开看房车载过不少像沈平这样的人,他们都是在售楼部看上一圈后就灰溜溜的跑了,所以这个师傅也没当沈平是回事。

听完这个师傅的嘲笑,沈平没有在意,反而说道:“师傅,一套90平的房子不就是9万块钱吗?”然后,他笑了笑,“我可能会买好几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