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陪同楚王检军姿(2 / 2)

加入书签

不过李秘的注意力并没有放在这上头,校场的旁边,归宁郡主与郑多福等人,早早就在凉棚里等候着了。

那天毕竟是夜里,也看得不甚清楚,如今是青天白日,李秘才觉着这归宁郡主竟是何等美艳的一个人儿。

她是楚恭王的*,是楚定王的妹妹,虽然二十来岁了,但仍旧没有成亲,据说她的眼界颇高,不少勋贵都想儿孙成为楚王府的仪宾,但终究还是无人有此艳福。

这仪宾也就是宗人府仪宾,是大明朝郡主、县主等贵族女子的夫婿封号,相当于公主的丈夫是驸马。

李秘对军事从来就不太感兴趣,便是今次考武举人,也不过是为了一个台阶罢了。

不过他也不得不承认,大校场上的场面,到底还是让人热血沸腾的。

虽然他在后世也见过大阅兵,在李秘看来,祖国的大阅兵比其他国家要更加的雄壮威武,要更加震撼人心,所以此前他对楚定王检阅操练并没有太大的兴趣。

可此时他才发现,冷兵器时代也有冷兵器时代的魅力,那种满身披甲背弓挎刀的英武,实在让人心折。

楚定王到了点将台上,归宁郡主等人自是上来恭迎,这众目睽睽的,李秘也不好与张黄庭叙旧,便只是落在后头看着。

他见到楚定王与郑多福寒暄,问候郑家长辈,也见到郑多福特意将张黄庭带在身边,颇有炫耀之意,也见到楚定王问了张黄庭一些话。

总之他与熊廷弼索长生,是能多低调便多低调,要多不起眼便有多不起眼。

毕竟只是常规的视察,而非大型检阅,也没必要大动干戈,展示了一番之后,少数军士留了下来,其他人便纷纷散去。

老太君到底是个英气勃发的性子,见得这些军士,心情也好了不少,许是回忆起康家往日的辉煌,如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康纯侠这个孙儿身上,对楚定王也就更是奉承,便朝楚定王道。

“王爷这护卫军是越发雄壮威风了,也亏得王爷熟读兵书,文韬武略,老身虽是女流,但好歹也是见过不少行伍,只是终究比不得王爷这支雄师。”

楚定王也是心头大喜,他承袭了王爵之后,是由宗理朱显槐,也就是他的叔父武冈王来代署王府事宜两年有余,自己不得亲政。

朱显槐以朱华奎并非楚恭王亲生为由,把持封国事务,制约宗仪,又剥削宫眷寝园,逼迫太妃,杀人放火是无恶不作,将历代楚王的宝藏都搜刮了个一干二净。

而朱显槐之所以如此有恃无恐,据说是掌握了朱华奎与朱华壁并非楚恭王亲生的证据。

楚王宗人府的各位宗亲觉着若是此事泄露出去,必定要给楚王府带来万劫不复的灾难,所以只能任由朱显槐威胁,使得此人得以胡作非为。

当时楚定王朱华奎年纪尚幼,但他比较早慧,便让人将湖广巡抚赵显秘密请了进来,状告朱显槐欺他年幼,恃强夺权,混乱宗室,要赵显带来兵马,剿杀朱显槐。

赵显是巡抚,有着代天子巡守天下之职责,宗室生乱,自然也是他的头等大事,只是让他带官兵来动手,他也没这个胆子。

于是赵显便想着先通报皇帝,让皇帝来拿主意。

可朱华奎却非常清楚,若是让皇帝知道了,事情的经过必然要曝光,虽然自己与弟弟朱华壁是否是楚恭王亲生还是两说,可一旦传到皇帝耳中,即便自己是亲生的,也落下了猜忌,想要承袭王爵也是不太可能了。

所以他便劝住了赵显,又退了一步,与赵显合谋吓唬了朱显槐,这朱显槐终究还是怕了,爽快地交出了王权。

朱华奎知道他不会死心,也并未急着继承王权,而是让相信自己出身清白的安东王朱显梡来当宗理,直到自己年纪大了些,才开始执掌封国。

当年他能够顺利接过楚王的偌大权柄,正是因为他成功控制了这支护卫军,有了军队做力量,才顺利继承了王位。

所以即便他如今稳坐王位,但对这支军队却非常的有感情,对军中将士更是优待有加,将士们对这位新任王爷也是死心塌地。

也正因此,听得老太君如此夸赞,楚定王也是心头大悦,毕竟老太君是识货的内行,她说好,自然便是好的。

于是楚定王便朝老君道:“老夫人谬赞了,不过本王确实搜罗了几个不错的苗子,想着今次陪同几个不成器的王子王孙,参加武举考试,老夫人不如帮我把把关如何?”

老太君正愁没机会推举自家孙儿,没想到楚定王竟然主动提了出来,心里头自是非常高兴的。

当日康纯侠等人汇集在会馆,就是为了通过王府的选拔,参加王府的演武。

可因为他中蛊昏迷,而后又经历了这么多事,到底是错过了这场考核,如今人都选出来了,康纯侠和李秘熊廷弼等人却是错过了。

所以老太君便趁机道:“那老身也就勉力一试了,不过纯侠和李秘几个,那天也是准备参加王爷的选拔,奈何家里头一顿乱糟糟的事情,倒是错过了,这择日不如撞日,横竖是机缘巧合,今日不如也让他们下场一试,若入得王爷法眼,也让他们有机会向王爷请教一二,也算是他们的福分,王爷以为如何?”

楚定王闻言,不由朝李秘等人扫视了过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