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 黄鹤楼顶搜贼子(2 / 2)

加入书签

“将军,某初时也是忌惮上头有珍宝,不敢提出要上去走走,如今知道珍宝都放在王府里了,也就斗胆想上楼顶看一看,这风光到底如何,为何这么多人都想登上黄鹤楼。”

朱华篪也想巴结李秘,此时李秘主动提出来,他自然是投其所好,朝李秘道。

“里头守卫都是我的人,大人尽管上去看便是。”

如此说着朱华篪便将李秘带到了二层,二层也是非常的宽大,里头摆了不少书柜,也藏了不少书籍,但一看就不是甚么孤本古文。

随意翻看一二,大抵都是武昌江夏的县志或者地理志之类的东西,也有一些文人士子在黄鹤楼举行宴会所留下来的佳作,这种文人调调李秘也是碰到过的,当时还借用了鉴湖女侠的一首诗,李秘自是印象深刻。

到了第三层,倒是有些瓷器,乃是湖北的管窑,不少单色釉的瓷器,而到了第四层以上,便是一些带着曾侯乙墓特色的编钟等古物,到了顶层,陈列着的竟然是吴王夫差剑和夫差矛等物!

当然了,朱华篪已经说过,这些东西都是赝品,李秘也就没有多看,只是李秘有一点不太明白。

古代可没有考古一说,盗墓是遭天谴的短命事情,夫差剑等物可都是后世才出头的,这大明朝又何来这些东西?

对于李秘的疑惑,朱华篪也在一旁解释起来,毕竟他是吃喝玩乐的主儿,对诗书礼乐或许不太在行,可要说玩耍的东西,他却是信手拈来的。

原来这些东西是从盗墓贼手里追缴回来的,也有一些是杭州制器大宗师石崇圣等人通过古籍描述而复制出来的。

李秘听得此言,也不由吃惊,因为他是见过后世发掘出来的实物的,这些复制品大体上与实物相差无几,很难想象只是通过古籍记载,便能够仿制得如此成功!

顶层虽然不是很大,但并非八面开门,诚如先前所言,面对王府方向的那一半区域,仍旧是封闭的,已经完全用砖石砌起墙壁,彻底封死了半边区域。

李秘从底层大厅一路上来,都细细留心,几个能藏人的地方,也都一一探查过,并无甄宓的身影,更没有居住或者逗留的痕迹。

黄鹤楼上虽然有不少守卫,但这些守卫是白日里上来维持秩序,不让游客靠近,到了夜间到底是不能留下来的。

既然甄宓没有在楼上,李秘也就没多待,在楼上凭栏而眺,也是心胸开阔,清风徐徐,仿佛置身于天地之间,手可摘星辰,给人一种极其舒畅,恨不得大声呼喊的冲动!

这种感觉使得李秘远离凡尘喧嚣,一下子就如同灵魂漂浮在半空中一般,真真如道家中人所言之飘飘欲飞升之感。

“将军,可否让我一个人待一会儿?”

李秘如此一说,朱华篪仿佛也明白,似乎非常理解,想来第一次登顶的人,都有李秘这样的表现,他也已经见惯不怪了,便朝李秘道。

“无妨的,我在下面等着大人,大人想看多久都成,只要天黑之前下来就好,若北门关了,拍门喊关也是麻烦。”

李秘也呵呵一笑,朝朱华篪道:“只是一时有感欲发,需要时间来平复一下,让大人见笑了。”

朱华篪笑着摆了摆手,便退了出去,李秘甚至听到他对守卫下令道:“都机灵些,莫让人打扰到李大人!”

“是!”

李秘见得如此,也就放心下来,待得朱华篪的脚步声远了,李秘便来到了露台这边。

这塔顶统共有八个露台,其中四个被从中隔断,硬生生将楼顶空间一分为二,另一半是能够俯瞰王府的,而李秘所在这边,却是高观山北麓的景致。

李秘深深吸了一口气,便抱着柱子,爬到了栏杆上来,脚下数十米高的距离,也是让人心头发凉,不过李秘也没办法,想要到另一半区域去看个究竟,总不能穿墙而过,只能从楼顶外头绕过去!

是的,李秘到底还是没有放心,因为这个地方实在太过适合隐匿,王府禁地,又无路可走,甄宓虽然武功不算太高,但身子轻盈,搞不好就是用李秘的法子,翻到了另一半区域去!

甄宓既然躲在这里,必然会密切关注这边的动静,虽然隔着墙,但隔墙有耳,说不定她已经认出了李秘的声音,若趁着李秘走到一半,将李秘一把推下去,那李秘可就死定了!

李秘整个人挂在翘起的檐角上,好在楼顶盖子是黄铜包木所造,极其坚固,虽然历经风雨,却还是能够承受里体重的。

由于两个露台间的距离太长,李秘只能从这边荡秋千一般荡过去,脚下毕竟是数十米的高度,李秘也是吓出了一身冷汗,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最怕的到底还是来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