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四章、吉美博物馆馆藏(2 / 2)

加入书签

不过这些信件就全部都是由法文撰写的,要不是身边的温兆士认识法文,陈博还真看不懂上面写的是什么内容,着实是有一点难为情。

随着温兆士的翻译,陈博的脸色,变得不怎么好看了,因为在1914年弗雷和当时吉美博物馆馆长的一封信中写道:“我所拥有的这些东方艺术品,均来自京祭祀先祖皇帝诸殿之一的寿皇殿正殿——法国远征军司令部所在地。”

看着这些百年前当事人的信笺,陈博和温兆士心中是百感交集,国强则民强,国弱则民弱,在陈博等人看来,这些事情是极不光彩的。

但是在那些进军华夏的人心中,或许是他们一生都为之自豪和到处宣扬的事情。他们会认为是自己征服了一个民族,得到了自己应有的东西,战利品。他们从不觉得这是一种对主权国家的侵入。

摇了摇头,陈博跳过了这一封信,让温兆士继续往下解说。

在逐字逐句的听温兆士解说完之后,陈博终于了解了弗雷家族和其亲属捐赠部分华夏艺术品的事件始末。

而对于国内很多专家们一直都很困惑的某些疑问,在这些信件里,也都一一有了解答。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出现在国际拍卖场中的华夏清代帝王妃子的油画肖像,其来历一直都很神秘,不为世人所知,对其来历一直都有很多种猜测。

但是通过这些信函,可以清楚的知道,所有的油画肖像,都是出自弗雷家族之手,除了他们捐赠给博物馆的之外,还有10余幅清帝王妃子画像,流入到了国际拍卖市场之中。

而弗雷家族捐赠给吉美博物馆和卢浮宫的华夏艺术品,一共有18件,而这18件馆藏精品里,就有三件是郎世宁的油画,三幅分别是郎世宁的《木兰图》四卷,《哈萨克贡马图》、《康熙南巡图》第一卷。

另外还有九幅出自其余几个宫廷画师手笔的西式画法所绘乾隆皇帝及后妃的肖像油画。

在皇城和台北故宫博物馆均是难得一见的清帝王油画,在吉美博物馆中,居然就有十二幅之多,可想有多少的宝贝文物都沦落到了国外。

陈博在心中暗叹,由于清宫油画存世过于稀少,国内研究此类作品的学者专家,几乎没有任何资料可以参考对比,如果自己能把这些画带回去,想必可以填补国内艺术史上的一个空白。

清单上剩余的一些艺术品,也多为华夏古画,但是上面的作者一处,均是写着不详的字样,另外还有康熙皇帝御用的“佩文斋”十二组玉玺和一方乾隆“太上皇帝之宝”的印章。

这些东西看在陈博眼里,亦是弥足珍贵的,华夏历代皇帝中,除了唐明皇被儿子软禁做了几年太上皇,宋微宗做过太上皇,其余的,就只剩下乾隆皇帝了,他的这方印章,应该是比较有收藏价值的。

陈博在察看完清单之后,也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在吉美博物馆的展台里,并没有这张清单上的任何一件作品。

这也说明了,吉美博物馆的馆藏或者比大家所知道的更丰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