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明朝弘治浇黄(1 / 2)

加入书签

事实上因为的面相并没有太多仙风道骨的感觉,故而一开始将这旗子给挑起来的时候,并没有得到认可,走在那条叫卖古董、旧物和民俗风物的长街之上,看的人虽多,但是过问的人并没有多少,大家都是抱着一种异样的目光瞧着和旁边的小白狐儿,觉得奇怪。

不过他们奇怪,也不是没有理由,毕竟一个风尘仆仆、身穿着老式灰色中山装的青年带着一个玲珑剔透的娇俏少女,再加上一面龙飞凤尾、几近画符一般的旗幡,着实是有些怪异,俗话说得好,那叫做“嘴上无毛,办事不牢”,连一点儿仙风道骨的飘逸胡须都没有,也好意思叫做“铁齿神算”?

怀着这样想法的人多着,故而连保证的那“不准不要钱”都不管用,大家都采取那敬而远之的态度,远远围观着。

小白狐儿肚子饿得咕咕叫,一脸郁闷模样,终于晓得这会跟着出来,那算是吃苦了,不过却并不着急,挑着这旗幡在长街之上,来回走了三圈,也算是正式登场了,完毕之后,瞧见东门边那古庙旁边,有着好几个算命摊子,有秃头的和尚,有戴着墨镜、容貌猥琐、披着个长袍充道士的算命郎,甚至还有那带着斗笠绒帽的黄教喇嘛,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也不管了,自个儿找一地,便坐下去,闭目打起了坐来。

要晓得这算命可是一门真本事,不但需要能掐会算,而且还需要懂得察言观色,言语诱导,如此方才能够信服别人,也才能够让人乖乖地将兜里面的钱钞给掏出来,初入行,虽有硬本事,但是需要学得还多着呢,可不能就这跟刘老三那厮瞎谈几顿之后,就啥都明白了。

一边打着坐,一边支楞着耳朵听旁边那些同行讲经布道,运行了两个周天,突然听到跟前有人絮絮叨叨,抬头一看,却是一个三四十岁的矮个儿男人,小眼睛,塌鼻梁,一边眉毛粗,一边眉毛细,正一脸谄笑地看着呢,当下一愣,扭头看了小白狐儿一眼,这小妞儿捂着肚子气咻咻地说道:“人家叫大半天了,价格都给谈妥了,倒是赶紧醒一下啊?”

价格都谈好了——多少钱?

瞧了一眼那小眼睛,端坐在地,慢条斯理地问道:“求什么呢?问财闻喜,情感因缘,前尘往事,八字合算,子女取名……只管道来。”

街头摆摊算命的这些个路子,闲暇之时,也曾经听刘老三当做故事一般地讲过内中详情,所以倒也能够说得顺溜,然而那矮个儿男人却摇头说都不是,接着又讨好地问道:“大师,就是有难了,想着您能帮着指条明路……”

别的不问,瞧见他这么一副模样,继续缓声说道:“有难?哦,倒是有个好奇,这满大街的算命先生都不找,偏偏光顾这儿,这是什么原因呢?”

矮个儿男人虽然脸上带笑,但是愁眉苦脸的,一副倒霉样,拱手说道:“实不相瞒,老哥叫李特医,就是这条街上的老商户,做古董捣腾买卖的,街上这些个算命先生,个个都认识,几斤几两,心里面也大概有个数,的难处,他们应该是解不了。不过刚才瞧了一下,大师您这字儿,一看这就知道是有功底的,而刚才您在这儿一坐,愣是看着好像是虚影一样,就晓得您这可是有真本事的,这不就眼巴巴地赶过来了么?”

李特医竹筒倒豆子,倒是说得清楚,看了他一眼,果然不愧是搞古董这个行业的,别的不说,看人的眼光倒是蛮准的,虽然不知道小白狐儿跟他谈了个什么价钱,但是这“大师”的身份,谈钱未免过于落入俗套,于是便也不问,点头说道:“不错,头脑清楚,今天开张就了,说吧,什么难处,讲来听听。”

“好嘞!”

李特医欢快地应了一声,左右一看,然后对说道:“大师,您这儿人来人往,说话都听不到声,小店就在前面几步路,不如您移驾,到那儿喝杯热茶?”

还没说话,旁边的小白狐儿便自作主张地替答应下来:“好呀,好呀,那里有没有什么吃的啊,中午饭都没有吃呢……”

这话儿可是将们的底细给露出去了,矮个儿李特医犹豫地看了俩一样,然后干笑着说道:“有,自然是有的,小师傅要吃些什么,只管告诉,一会儿叫铺子里的伙计买去便是了。”他这也不过是句客套话,然而小白狐儿倒也是个自来熟的性子,点头说道:“这样啊,那不如叫人去买点儿小笼灌汤包、桶子鸡、棒棒鸡、开封套四宝和拉面,各来双份就行了——啊,不麻烦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