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75(2 / 2)

加入书签

但是这部《布鲁克林》没有,女主人公的世界就像电影一样,全是明媚的枝芽、斑斓的阳光、夏日的糖果冰沙,女孩就像拜伦的诗里面一样,可爱、优雅、风情。

她没有什么大彻大悟、痛彻心扉的感悟,也没有经历什么惨痛的情感经历,她仅仅就是路过了一段风景,经历了一些冷暖,内心开始成长,一个平淡却又温馨的过程。

伊娃将这种感情的变化拍得水到渠成,谁说青春一定的痛的呢?

在伊娃的镜头下,青春不痛,成长不苦,这是岁月自然的恩赐。

在那年夏天水池边,日出的原野上,梦境与玫瑰,这部电影根本就是每一个小妞内心的一个春-梦。

每一个小妞都幻想着自己在这样的世界里,拥有一份优雅的感情。

伊娃将小妞的梦,变成了现实。

镜头干净利落、半点不拖沓,但是却意味悠长,这不是一部剧情片,这是一部文艺片。

文艺片所要做的,就是以个人风格取胜,这部《布鲁克林》完全做到了。

导演的技法可谓是千锤百炼的,一点都不刻意,完全融合进了这个故事中,没有刻意地去强调导演的存在感,观众全身心地关注着阿尔沙。

在看完《布鲁克林》之后,那名编剧杰克逊再度开口,“这个故事简单到令人发指啊……”

布朗特女士瞥了他一眼,“正因为故事太简单了,所以导演只能把肉给剃干净,还要剩下骨头来,并且把骨头都烹出味道来。”

杰克逊说道:“没错,和简单到令人发指的故事相比,导演的实力可谓是相当不简单。”

布朗特女士笑道:“所以,你们认为呢?这部片子是否可以入围?”

底下的其他评委进行了一场短暂的讨论,“虽然这个女导演没怎么听过她的名字……不过这部片子倒是不错。”

布朗特女士回答:“她之前只拍过一部电影,没怎么听过名字也很正常,对了,那部电影拿了英奥。”

“什么?她就是《月球》的导演?!那部电影很优秀啊!”

“没错,就是她,我听过这个名字。”

之后,众人又短暂地讨论了一会,才一致决定,《布鲁克林》确实够资格入围,把这么简单的故事烹得如此有味道,而且风格独特,这是不可多得的。

“我认为这部《布鲁克林》很有味道,可以进入竞赛单元,交给评委会的去评审吧。”

“你们男人可能不会感悟太深,我作为女人,我觉得世界上没有哪个女人可以抵抗这部片子,这种华丽至死,文艺至上的风格,这简直是小妞的梦境啊。”

最后布朗特女士一锤定音,“那就这样吧,决定了。”

在那之后,杰克逊并未就此收手,她在现场看完《布鲁克林》后对伊娃科迪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因为她看了伊娃的《布鲁克林》,发现这样小妞至上的华丽风格真的是极少见的,她想要多看看这类作品这种风格。

她随便找了点伊娃科迪以往的作品看了看,一开始,她是冲着想要继续看到那种文艺小妞风格的作品去的。

然后……她的表情发生了很僵硬的变化……

因为她发现,伊娃科迪,她过去的那些作品,基本没有任何一部作品,称得上是《布鲁克林》这种风格的。

不仅不同,那些作品的风格还没有任何一部是相似的,是重复的!

无论是《呼啸山庄》那萧索、孤寒的呼啸气氛,还是《谋-杀》那四平八稳、洗去铅华的阴冷风格,或者是《黑夜都市》的暴力血浆风格,还有《废墟上的少女》那种未来科幻反乌托邦的空洞华丽,当然也有《烈火雄心》这样的样板一般的战争史诗片,再不济还有《法兰西》追踪这种纯炫技的作品。

但是无论如何……

这些作品,没有一部是能够重叠的。

她每一次,都仿佛变身成了某个风格领域的顶尖人物,在那个风格领域玩了一票大的,然后猛地转身就消失了。

她……她……

这女孩简直像精神分裂啊!

但是在导演这一行,看看那些成功的大师们活生生的例子,会发现——

往往只有精神分裂,才能独步影坛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