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谁是太子(1 / 2)

加入书签

一声“退朝”之后,秦皇从龙椅上站了起来,朝着偏殿走去,群臣也陆续离开了麒麟殿。

马知遥跟在李斯身后出了殿门。他一脸焦急的样子,像是有什么话要对李斯说。他看了看左右,确认自己身边没什么人之后,便上前一步拉住李斯的袖子,说道:“丞相,刚才你为何不多为胡亥公子说两句话呢?那个老头子官职又没你我的高,丞相何必怕他?”

李斯不满的看了马知遥一眼,说道:“这么着急干什么?你没听陛下刚才说吗?立太子是件大事,要从长计议。况且这件事最后的决定权在陛下的手上,我们这些人就算吵翻了天也是没用的。”

想起刚才殿上的情况,马知遥就一阵心急。就算陛下刚才并没有急着下决定,那扶苏公子的胜算肯定是大于胡亥公子的,于是又说道:“丞相,现在就算我们想谋划什么,也是不能‘从长计议’的了,我看陛下的意思,这太子之位,陛下还是属意扶苏的……”

李斯也是十分担忧,表情也凝重了起来。他不是不知道马知遥的意思,只是扶苏公子现在在大秦深有威望,能力在众皇子中间,也是佼佼者,而自己一直支持的那位胡亥公子却……想到这里,李斯摇了摇头停下了脚步,对马知遥说道:“你要说的这些我都知道,只是扶苏公子一直都太过优秀,而胡亥公子就不一样了,他连拔尖都做不到,又何谈从众公子中间脱颖而出?我们就算想帮他,也得他自己争气才行啊。”

想起那位胡亥公子,马知遥也不由得面露忧色。大秦的党派之争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十分激烈,但胡亥一党这边,却只有几个臣子在苦苦支撑,跟扶苏那边完全没得比。那位胡亥公子从来就没有把皇位当回事。况且这位皇子从小就枉顾礼教,性情飞扬跋扈,做什么事情都是由着自己的性子来。这几位支持他的臣子在朝堂上费劲了心思,胡亥公子却从来不在皇位上面费神。他在宫外结交了一帮狐朋狗友,每天都和这些人厮混在一起,不是去那些烟花之地就是去喝酒赌钱。不要说皇子的样子了,连普通贵族的公子都比不上。

对此,马知遥的心中一直都有个疑问,现下既然已经把话说到了这里,也没有什么要顾忌的了,于是他便问李斯道:“丞相,既然你早就知道这些,为何当初还选择了胡亥公子呢?”说罢,马知遥叹了口气,像是自言自语:“早知如此,我们还不如选择站在扶苏公子那边呢,那样胜算还大些。”

李斯轻笑一声,不以为然的瞟了他一眼,说道:“马大人这就有所不知了吧,你想想,若你我一开始选择了扶苏,要走的路肯定容易些。等扶苏继承大统后,他也将会是一个合格的皇帝。但是这样的话,到时候这大秦还有你我插手的份吗?”说完,李斯意味深长的看着马知遥。

马知遥瞬间就明白了李斯的意思。他暗暗吃了一惊,原来丞相的胃口居然这么大。

胡亥公子本就对皇位没有兴趣。况且以他的能力,不要说做皇帝了,做个亭长都是勉为其难。如果胡亥在他们这些人的谋划和运作下成功登上了皇位,那么到时候,以他的性子,他肯定不会将自己困在漫天的奏折和枯燥的国事里。到时候他们这些扶持他登上皇位的人,就会有隙可乘了。

原来李斯选择站在胡亥这边,最终目标是为了这个。马知遥不由得暗暗佩服起李斯的远见来。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李斯的目标,未免也太远大了些,想要扶持一个本就没什么希望的皇子登上皇位,本就已经十分困难了。更不用说胡亥还有一个十分强劲的对手扶苏了。这条路并不是像李斯说的那样“艰难了些”,而是基本上看不到什么希望啊。

马知遥摇了摇头,不再去想这些烦人的事情。虽然现状不容乐观,但以后的事情谁能说得准呢?还是走一步看一步吧。况且还有赵高和李斯两位大人在呢,也许事情并没有他想象的那样糟。

李斯他们正在操心的事情,秦皇没有理由不操心,而且他的行动力很强,这天午后,他就召集了几位要紧的大臣去了偏殿,说是有什么要事商量。不过即便秦皇不说,很多人也都已经猜到了,陛下这次十有八九是要和他们商议选太子的事情。

几位大臣站在秦皇面前,一个个都垂手恭谨的站好,等着秦皇发话。而秦皇正坐在偏殿里一张矮几旁边,伏案写着什么。矮几上是一摞摞堆的高高的奏折,从中可以看出秦皇日常的辛苦。

不一会儿,秦皇放下了手中的笔,将批完了的奏折推到一边,这才抬起头来看了看面前的臣子。

“今日早朝的时候,好几位爱卿都要寡人立太子。不过,也不怪你们这样说,寡人一早就有了立太子的意思,只是当时考虑到几位皇子年龄都还小,且都没有为大秦做出过什么功绩,这才搁置了下来。不过现在应该是时候了。好了,你们来说说各自的想法吧。”

为首的一位大臣拱手上前,对秦皇说道:“陛下,刚才在大殿上,很多人都说扶苏公子是太子的最佳人选,臣的看法也是一样的。”

站在后面的一位大臣此时也走上前来,说道:“陛下,依臣来看,扶苏公子早就已经开始协助陛下处理政事,并且不仅没出过什么差错,而且经他手处理过的事情,桩桩件件都令陛下十分满意,由此可见,扶苏公子不仅是陛下的得力助手,而且是众皇子的表率。所以这太子之位,也是非扶苏公子莫属。”

秦皇站了起来,背着手在矮几前面踱了几步,看着空气中一缕冉冉升起的檀香烟若有所思。不多时,他又看向了几位大臣,说道:“还有谁有什么意见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