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再遇转机(1 / 2)

加入书签

商枝转头把银子全都揣上,心情轻快,平时去镇上一个时辰脚程,她半个多时辰就到了。

眼见天色尚早,她打算去找薛慎之,让他得空将八两银子还给秦伯言。

绕过清河街的时候,闻到一股馄饨香。

商枝这才记起,今早一高兴忘了吃早饭,闻到食物香味,肚子饿得咕咕叫。

她顺着那股香味找到馄饨摊子,正好就在清河书院斜对面的角落里。摊子不大,只有两张桌子,其中一张坐了两个人。

“来一碗馄饨。”商枝在另一张空桌坐下。

老板娘动作麻利的数十个馄饨下锅。

商枝提茶壶倒一杯茶水喝,身后传来两人的交谈声。

“最近不见你踪影,喊你去小酒馆喝几杯,嫂子说你忙得脚不沾地,遇见好事儿了?”青布长衫的男子问着一旁精瘦的高杆青年。

青年满肚子苦水,“别提了。老爷不知从何处听说前吏部尚书曾秉砚致仕回乡养病,让我们哥几个跑腿找。你说人就在清河镇,来回找了十天半个月,影儿都没见着,不会是人早回京了?”

“不是吧?这么位大人回儋州府,儋州府上下大人也会惊动。小弟认识不少人,你说说曾大人长什么模样,我请人给找一找。”

“听说是悄悄离京,没有惊动人。”青年呼噜呼噜喝几口汤,形容曾秉砚,“头发银白,身材瘦小……操,老头儿都长这模样,就是听说喜欢弄些花花草草,手里提着鸟笼子遛鸟。别的,不知道了。”

男子听了拍桌大笑,“你们不会盯着遛鸟的老头儿吧?”

“去去去!哥去忙活了,这顿我请了。”青年丢下铜板,匆匆离去。

商枝听了他们的谈话,心思微微一动。

前吏部尚书曾秉砚她有印象,曾经张老头提过他的事迹,商枝接收记忆后,却只有模糊的印象,两个男子提起他,关于他的记忆清晰的浮现在脑海。

曾秉砚八年前致仕,他的嫡长子政绩斐然,顶替了他的位置。而他则归隐山林,可他在朝堂里影响仍旧甚大。他这一生跌宕起伏,算是传奇人物。二十岁金榜题名,因拒绝尚公主惹怒皇上,外放山穷水恶之地做官,他改善民生,屡破奇案,政绩出色,嘉远三年调回京城任文选郎中。

嘉远六年迁光禄卿,他脾性耿直,政见与皇上相悖,经常据理力争,四次被贬,嘉远十八年召命任为吏部尚书,元晋二年致仕。

商枝咂舌,曾秉砚算是个大人物,张老头说他脾气和茅厕里的石头似的,又臭又硬。得罪不少人,被贬自然被人落井下石,最后能够官拜尚书,足可见他的手段与能力。

这样的人在清河镇……商枝哂笑,这种人物与她又有何关系?

吃完馄饨结账,提着背篓离开,突然被人叫住。

“神医?你是回春馆的女神医?”馄饨摊子的老板娘见到商枝背着竹篓,觉得眼熟,“是你在回春馆救了大牛?”

商枝这才认出妇人,她笑道:“举手之劳。”

郭氏连忙把铜板还给商枝,感激道:“恩人,你救了大牛,又不肯收诊金。我若是收了你的银钱,就是没良心了。”

商枝不肯收回来,“你做营生也不容易,我不能自持着救命之恩吃白食,这本来就是我一个医者该做的事情。”

郭氏握着铜板,紧张无措。眼瞅着当家的捧着花草回来,她高声唤道:“当家的,你来的正好,这是救你的恩人。上次你情况危急,我们没有好好感谢她。你从村里回来,可带了山货?拿些山货给恩人去尝尝鲜。”

大牛背着背篓,里面装满了山货,他走过来,把手里的花放在地上,“猎了不少野货,还有半竹篓蘑菇。”他拿出小竹篮分一些给商枝。

商枝看着地上几株连根的牡丹,挂了四五个花苞,她眼前一亮,蹲下来仔细辨认。

株形直立,枝条细硬,花蕾圆尖,绽口形,叶中圆,是姚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