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9章 有个怂货叫王旻(1 / 2)

加入书签

南宋临安府,秋雨绵绵中,等几辆轿子被轿夫抬着一一抵达皇宫城门,几道身影才从轿中走下,最前方一人回望一下,顿时惊讶的道,“史学士,李参知?”

后方十几步外的史学士立刻灿笑着走来,“见过郑相,子由正在家中研读经义,就突然收到了中使急招,言官家有要事相商。”

史学士是史嵩之,字子由,十八年前中进士以来,多年经营荆襄,去年因为下令孟珙增援江陵、孟珙则在江陵连破蒙古军二十四阵,夺回被劫掠的几万人口,解江陵之围,被升任华文阁学士。

不过,史嵩之是个妥妥的谈和派,从蒙宋战争开始起就力主和谈,和孟珙那种主战派其实尿不到一个壶里。

但怎么说呢,史嵩之也算是个有能力的文臣,精英京湖多年,在襄阳屯田也算为南宋小朝廷打造了一个还算稳固的荆襄防线,孟珙这个大将,也曾是京湖帅臣史嵩之的麾下武将。

伴随史嵩之的话,郑相郑清之一脸浅笑,“老夫早已罢相,当不得如此称呼。”

郑清之是史弥远这个权臣死后,继位的赵昀朝第二位宰相,不过今年62岁的郑清之,相位倒是起起伏伏,并不是一帆风顺。

他第一次罢相就是蒙古全面侵宋时期,窝阔台兵分三路,自江淮、荆襄、四川三地大兵入侵,然而最初的时候,宋军是打的有声有色,守的还算稳,让蒙军几乎打不开局面,架不住有个怂货叫王旻,身为襄阳重镇的北平主将,竟然被蒙军攻势吓得主动带着襄阳投降蒙古,这才导致战线被打开。

从那里开始,蒙古兵连破荆襄多地,几乎兵峰有了势不可挡的趋势,关键时刻不是孟珙挡住了一切,把蒙古大军死死拖到去年才宣告南侵失败,这一战还真不好说了。

当时就是王旻投降后,朝野震动,郑清之这个文官领袖被罢相。

乔行简被委任为新的丞相。

但其实赵昀这个官家,一直挺看重郑清之的,上位的乔行简都知道,朝野之中,郑清之要比他更有名望和影响力,原因……乔丞相年纪太大了。

郑清之62岁已经算是老人家,乔丞相呢?今年已经八十多岁了,到了这种年龄,乔丞相根本有心无力,没太多精力打理政事。

封建时代活到了八十多岁的老人家,哪还有那么多精力主持一国政务?

在郑清之和史嵩之说笑中,后方又一人走来,史嵩之脸色微变,但还是低声笑道,“莫非前线出了重要军情,和庐州有关?连李强父这个蛮子也被急急招来。”

李宗勉字强父,33年前就中了进士,绝对是科举界里的老前辈,对方中举时史嵩之这个华文阁学士才16岁,还算少年一枚。

但史嵩之和李宗勉,一个主和派一个主战派,关系自然好不到哪去,李宗勉目前是小朝廷的参知政事,妥妥的副丞相,要比史嵩之更位高权重的多。

郑清之罢相,80多岁的乔行简上位却没有那么多精力署理政务,南宋小朝廷里李副丞相,才算是真正主持大局的那位。

在史嵩之低声吐槽里,李宗勉不屑的看了史嵩之一眼,才恭敬的对郑清之行了一礼,“强父见过大学士。”

郑清之被罢相时,依旧有着观文殿大学士的官职,提举洞霄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