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章(1 / 2)

加入书签

印加第十三代王被神谕降罪、自请退位的消息,很快震惊了印加全国。

各地的主祭司纷纷得到命令,向首都库斯科开来。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印加最高大祭司“比利亚克?布穆”穆鲁耶?印加,在觐见维拉科查神之后,向世人宣布了阿塔瓦尔帕的罪行。

“身为先王的子嗣,他不具有完整的太阳血统。”

“叛乱并以极为残忍的手段杀死第十二代印加王。弑兄的罪恶令人扼腕。”

“私生活腐败堕落,竟然私自进入配享给太阳神的阿克利亚瓦西,玷污神的妻子。其罪恶不容赦免。”

……

以上种种宣示出来之后,整个印加社会都知道了阿塔瓦尔帕的下场。尽管因此会削弱印加王室的权威,不过塞拉弗认为很值得,逐步淡化所谓的“天命论”和“神授论”,印加王的统治基石就会渐渐动摇。一旦达到某种程度,对君权的改革就会被提上日程。

印加王不可能总是统治印加王国,这个国家是哈布拉德王国的必然疆域,掌握了印加,可以说哈国的统治已经基本延伸到印加大陆的每一块土地上。

但是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却只有一个,那就是尽量恢复印加社会的稳定,给予他们自治的权力,并积极在经济领域发起革命。

自治权与哈国统治并不矛盾,墨西哥王国就是最好的例子。

另一个重要的消息也从库斯科向各地传播维拉科查神的使者,将巡视全国,他将会带去神的福音,同时最高大祭司也发布命令,新王的继位典礼将放在神使巡视完毕,回到首都之刻开始。

塞拉弗考察的第一站,当然是选择在萨克萨瓦曼石堡。

这座石堡是首都库斯科最重要的防御力量。

库斯科城座落于安第斯山脉海拔3410米左右的谷地中,萨克萨瓦曼石堡则位于其边缘海拔3700米的一座山丘上。据传说而言,库斯科早先被规划成一座巨兽之城。印加历史上的伟大帝王帕查库蒂与其继承人图帕克,将库斯科的街道设计建造成巨兽形状,而巨兽的头部就是著名的要塞萨克萨瓦曼堡。

因为地势高峻,萨克萨瓦曼堡可以俯瞰整个库斯科。堡垒的响亮名字,意思是“帝国猎鹰”。它所据的山坡地形十分有利,面向城市的一面相当陡峭,可以保障堡垒的后方安全。因此在这个方向上,只建立了一道长度约400米的护墙。山坡的另一面是一片宽阔平地,堡垒从这一面迎击敌人。该面从下到上修建了三道护墙,沿着山坡逐层升高。每一层墙高18米,长达540米以上。这三道围墙呈半月形,与面向库斯科城一侧的墙合围。

出于军事需要,在建造堡垒时所用的石料极为巨大。尤其是最外围的第一道围墙最为雄伟壮观,所用的都是最庞大的石头,甚至可能不经切割,使用完整的独块岩石。有些砌造城堡围墙的石块长、宽、高分别达到8米、4.2米和3.6米,体积约121立方之巨,重达200吨!

“听说到了紧急关头,整个库斯科的居民都会撤到萨克萨瓦曼堡里来,是吗?”

“尊敬的神使,据我所知,库斯科拥有十几万人口,要想全部撤到这座堡垒里,是不太现实的。”格格尔马说道。

“这些石头真的是巨大无比。”塞拉弗对他的话没有发表意见,随即感慨道。这时候他们正行进在高大巍峨的石墙中央,这里有形似吊桥的大门,可以放下巨石堵死门洞这有点像大明帝国重要城池所设的“千斤闸”。无数印加勇士在门洞边执矛肃立,向这些参观者恭敬地行礼,“我记得维拉科查神说过,他并未传授尔等铁器、轮子和吊车这样的机械工具。这样大的石块,究竟是怎样垒造上去的?”

三道巍峨的石墙,每道通高都达到18米,这个高度可以与明帝国首都南京的内城墙高度媲美。南京内城的高度为14-21米,站在城下仰望,帽子会从头上掉下来两者都属于冷兵器时代无法逾越的天堑。

而萨克萨瓦曼堡的石墙,在坚固程度上丝毫不亚于南京城。想想看4米多宽的巨石,在没有枪炮的时代,就算动用大型投石机,也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崩开一道可供攻击的缺口!更何况,这样的石墙足足有三道!

格格尔马先是鞠身而拜,像是在祈求神灵的恩慈,随后他垂着手,毕恭毕敬地说道:“禀告神使,这些巨石大多来自穆伊纳、恩克纳等地的采石场。这些地方最近的,也需要走两天的路程。虽然有四条王室大道,但跋山涉水仍难避免。所有的石材不是一次性就位的,它们需要被仔细琢磨、修凿。将它们拖运来是最困难的事,普里克斯们全凭人力用*的缆绳将这些石头拖运到目的地。那些最重的,往往需要数千人,几个月的时间能就位。还有将这些石头搭接在基座上,也甚为痛苦。普里克斯们要多次抬起巨石,一点一点地调整角度,不行的话就得放下,再次进行调整。有时候这种枯燥的力气活要干上好几周。”

塞拉弗脸上带着怜悯的表情,微微摇了摇头,“格格尔马,我看萨克萨瓦曼堡的工程还没有完全竣工,这里究竟还需要多久才能全部完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