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雄辩(2 / 2)

加入书签

是什么宦官误国,董卓暴虐等等……

这是人人知晓的。

只是从诸葛亮的嘴中说出来,很令人信服。

张绣笑了笑,继续道:“那么我换一个比较明确的说法,你们和诸葛亮交谈时,可曾得到了什么治理政务的方法,可曾了解到什么具体的用兵之法,甚至,又得到了什么御人之术呢?”

“没有!”

刘琦摇头回答。

具体的事情,诸葛亮从来没有涉及到。

刘琮也是干笑两声。

张绣继续道:“我一贯是认为,清谈误国,实干兴邦。只知道嘴上说,却从不付诸行动,那没有任何的意义。更何况诸葛亮才华出众,胸藏韬略,懂得治国的道理,更懂得行军布阵的方法,可他传授过你们半点吗?”、

“没有!”

“你们什么都没有得到,而他什么也没有说。”

“因为,说这些没用。”

“高谈阔论,引经据典,才能彰显人的本事。所以,他和你们交谈时,都是清谈。”

“只不过在我看来,唯有沉下心来做事情,即使是小事情,也称得上大英雄。”

张绣说道:“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你们认为然否?”

“是!”

刘琦和刘琮同时回答。

他们两个人,都是拉耸着脑袋,垂头丧气的,不敢再和张绣进行辩论。

实在是和张绣进行辩论,那是自己找虐。

尤其,张绣和诸葛亮一般雄辩,令他们无从辩驳。

刘表也是眼前一亮。

张绣最后的一句话,说得是真好。

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

这话说得好。

张绣岔开话,不再提及大英雄的事情,看向刘表道:“姨父,我刚才的一番话,说得有些重,可能打击了两位贤弟,请姨父见谅。”

刘表道:“海涵什么,这两个傻小子,被人耍得团团转。”

他有些气愤。

因为两个儿子都是为诸葛亮抱不平,显然是都受诸葛亮的影响。

偏偏诸葛亮,不曾把荆州放在眼界。

刘表也很欣赏诸葛亮,赞许其能力,赞许其指挥,但自始至终,诸葛亮都不曾想过要留在荆州,或者是要入荆州为官。

因为诸葛亮志存高远。

刘表也曾招揽过诸葛亮,希望诸葛亮能入仕为官,但诸葛亮都拒绝了。

很显然,是看不上荆州。

偏偏他的两个傻儿子,还一副为诸葛亮报不平的想法。

刘琦是谦谦君子,他听到刘表的话,正色道:“父亲,孔明不曾让我们替他做什么。只是刚才,提及到孔明罢了。”

刘琮虽然精明些,但也是道:“大兄言之有理,我们只是提及江平兄的事情,都不是为孔明兄抱不平。”

两兄弟,依旧信任诸葛亮。

两人越这么说,刘表越气愤。

刘表指着自己的两个儿子,张嘴想呵斥一番,但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有些心灰意冷,便不再劝说。

说多了心塞。

刘表吩咐下人开宴。

府上的侍从,一个个鱼贯而入,端着美酒佳肴,一一摆放在众人案桌上。

刘表亲自作陪,一番劝酒,和众人推杯交盏,很是热闹。加上有蔡瑁在一旁,也是主动的释放善意,可谓是宾主尽欢。

到深夜,宴会才结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