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1章 本想带进坟墓的故事!(2 / 2)

加入书签

“我为什么没脸去见她?”

银姑好像没看到何秀城马上就要开枪那样,微微眯着双眸,好像在回忆着什么:“因为我们之间有这种该遭雷劈的关系,这本身就是她一手安排的。”

“什么!?”

银姑最后一句话,就像霹雳似的,一下子让何秀城变傻:“都是她、她安排的?”

“给你讲个故事吧,这个故事在我心中压了好多年,我以为一辈子都没有机会说出来,会笑着带进坟墓中去,没想到还是要说出来了。”

银姑低低的叹了口气,语气中满是哀怨:“你听么?”

何秀城慢慢坐了下来,枪口却始终对着她,只是扣着扳机的手稍稍松懈了一点。

是人就有好奇心,不管男女。

尤其这个故事,还包含着太多的秘密,比方何秀城的母亲,为什么要安排亲妹妹,来用声色拉拢她儿子?

“很多年前,精通变脸神技的蜀中燕家,还是一方豪门,历经数朝而不败,因为蒙古人终于打开了襄阳城占领中原的时侯,当家人以为燕家即将迎来家族最为辉煌的时代,成为全天下数得着的大门豪族。”

银姑的声音很轻,好像在梦呓,却又很清楚:“当家人有这个信心,那是因为他们是安归教的重要组成成员之一,而蒙古人又是以颠覆中原、光复楼兰为己任的安归王……蒙古人能够攻克数年都坚如磐石的襄阳城,与燕家有着决定性的关系。”

当年襄阳城在吕文焕的坚守下,愣是以一座孤城把蒙古铁器拖在襄阳城下长达六年之久,极大破坏了蒙古人南下牧马一统中原的大计。

擅于野外作战的蒙古人,在攻打坚如磐石的襄阳城时是伤亡惨重。

那时候的襄阳城,孤城一座,每次粮草、兵员的补充,都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就是在这种环境下,一心想挣开安归教的蒙古人,终于被迫动用了教内的力量。

蜀中燕家一个叫燕秉文的人,带着燕家当家人的嘱托,随其他救援部队一起,经过一场生死血战后,终于进了襄阳城。

燕秉文,就是蒙古人安排在襄阳城中的内应。

作战勇敢的燕秉文,很快就获得了吕文焕的重用,让他去负责坚守北门。

燕秉文去守门,结果如何就算用脚丫子都能想得出--总之,让蒙古人束手无策的襄阳城,在被围困六年后,终于城破,吕文焕降敌,对外声称是弹尽粮绝,人员死光,不得不那样做。

燕家却知道,这一切都是借口,城破的真正原因,还是因为燕家。

襄阳城破,南宋屏障消失,蒙古铁骑再也没有了阻拦,洪水般的拥入花花世界中原,然后就是让每一个汉人都心痛的崖山之战。

崖山之战后,十万军民跳海殉国,从而成为华夏历史的转折点:汉民族独立发展的进程被打断,曾经高度发达的经济、文化、科技、科举与世族相结合的官僚制度、开始受限的皇权、先进的政治制度等等都中断了。

文明落后的蒙古人统治的元朝后,开始实行封闭、保守、轻工商业和更加集权的制度,并正式以程朱理学为科举的主要内容和政府的官方思想,而之后推倒蒙元建立的明朝又走向保守封闭的道路。

不少外国的史学家,都将宋朝灭亡视为古典意义华夏文明的结束。

宋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宋的灭亡也因此被后世称为:崖山之后,已无中、国。

南宋灭亡的时候,深受汉宋文化影响,受惠于大汉文明的日、本国民,用‘举国茹素’来哀悼大宋的灭亡,也正是在日、本列岛上,正宗的汉文化和华夏风骨,却部分地得到了保存。

崖山之战对汉人、汉文化的极大影响,让燕家不敢在外显摆他们在襄阳之战的汗马功劳,与其他帮着蒙古人灭宋的安归教教众一起,只想闷声发大财。

很可惜的是,蒙古人见识到了安归教力量的强大,正如大宋开国皇帝赵匡胤所说的那样: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为安归教实力强大而震惊,担心会遭反噬的蒙古人,在坐稳天下后,很快就发动了清洗安归教的计划。

本以为会与蒙古人一起,坐拥万里河山的安归教,一下子悲摧了,其中就包括在襄阳之战中立下汗马功劳的燕家。

“那是一个红月当空的晚上,七月十五,相传是鬼门关打开的日子,夜间弥漫着淡淡的白雾,让月亮看起来更加的诡异,骇人。”

银姑说到这儿后,站起身走向了冰箱。

她走路的样子很好看,腰肢软的就像被风吹的杨柳那样,每一步,都带着说不出的风轻。

何秀城眼神一呆,随即赶紧挪开了目光,但很快,眼角余光再次锁定了那个背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