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上场前(1 / 2)

加入书签

第二天,十月一号,一早,秦淮开始忙碌起来,被动的忙碌。

现场直播的要求比录播高得太多了,录播出错了可以重来,直播根本没有多少重来的机会。

特别是国家台搞出来的节目,所有的环节都必须考虑到。

甚至主持人、选手、评委……每个人的每一句话,每一首乐曲的表演,都有严格的时间控制。

大部分的事情都是节目组需要考虑的事,作为选手,秦淮需要做的就是整整一个白天的配合排练、预演。

这种气氛让节目组的所有人包括选手们都紧张起来。

八点半,十名选手化妆完成,评委们就位,观众全部入场……所有的准备工作就绪。

然后,就是等待。

为了让现场的观众对几名选手有印象,对着观众的大屏幕上,播放着十名选手之前比赛的视频剪辑。

晚上九点整,随着导演骆思媛的一声令下,主持人唐景山穿着一身帅气的西装,在现场所有人的掌声中,走上舞台。

节目正式开始。

与此同时,无数场外观众早早的等在了电视机前。

有十名选手的亲朋好友,更多的是陌生人。

和之前的比赛不同的是,今天的决赛有开场大师级的表演作为开场。

一个是国际著名青年钢琴家明明。

另一个是唢呐大师黄缙。

代表乐器的两个方向:民乐和西洋乐。

两场表演都很精彩,收获了无数的掌声。

掌声中,有些聪明的观众琢磨出点别的味道来:一开始,就有种对立的意思。

秦淮在后台看的有点无奈,感觉压力很大。

走到现在,十名选手中,就只剩他一个民乐选手。

这几天,他也没少上网,网络上的评论他看了一些。

现在,他身上背负已经不仅仅是一百万的奖金,无数喜欢民乐的人自然而然的都把他当成了民乐的希望。

其实,他本身对于民乐和西洋乐的对立是有些反感的。

因为完全没有必要。

西洋乐这个称呼严格来说其实是不对的,它应该叫“世界乐”,它包含的是世界范围内的流行乐器。

比如,钢琴的起源在埃及。

小提琴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现在都没有一个定论,能大致肯定的是小提琴的制作大体是源起于意大利。

这些乐器都是经过了各个国家的改良,才形成了现代的所谓“西洋乐”。

单拿华夏的传统乐器和世界上所有的乐器相比,首先是不公平的。

然后,可比性也不大。

两者演奏风格不同,乐器材质制作工艺不同,乐器音色不同,采用律制不同,适合演奏的乐曲不同……

西洋乐的协调性更强,更适合流行乐的伴奏,所以随着流行歌的盛行,更容易流行。

民乐更适合独奏,需要细品,听上去就颇有种曲高和寡的意思。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这两类不同的乐器居然人为的对立起来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