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连蒙带骗两大将(1 / 2)

加入书签

李韬用兵极为诡谲。

曹操也不敢大意。

他派出曹仁、徐晃和于禁率领大军前去对付孙权后,并没有坐镇许昌,而是亲自带一路兵马悄无声息地靠近徐世勣大军。

典韦和许褚率领大军正面对抗徐世勣,对他而言是一种很好的遮掩。

他很想看看徐世勣到底意欲何为。

这日。

他正在大帐中和郭嘉、贾诩议事。

一斥候慌忙跑来禀报道:“大王,不好了,鄢陵侯所率大军在北境遭遇了伏击,随后又被一路铁骑偷袭,眼下不得不从北境撤离。”

鄢陵侯是曹彰。

对于曹操而言,大魏的形势再严峻,被黑山军盘踞的数郡也必须得夺回。M.biQUpai.coM

那里绝对不能成为李韬灭清之后,攻打大魏的据点。

这也是他不去对付孙权,专门西来应对的重要原因。

他的直觉告诉他,徐世勣最终的目标应该还是曹彰、张辽和夏侯惇所率领的兵马。

眼下看来,他的直觉没有错。

只是……

他诧异道:“伏击?伏击他们的是哪路兵马?”

斥候急忙道:“梁军,足足有十万之众!那里本就易守难攻,鄢陵侯等人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又被韩当和太史慈率领的骑兵包抄偷袭,死……死伤……”

“说!”

“过半……”

“混账!”

曹操一脚踹翻案几,眸中的怒火仿佛能吞噬一切。

那里怎么会有十万梁军伏击?

难道说?

他猛然想到了一种可能!

贾诩也是咋舌:“萧综为了帮助李韬,暗中派出的不是二十万大军,而是三十万?他这跟把梁国拱手送给李韬有什么两样?萧衍若是泉下有知,恐怕会化作厉鬼要了他的命!”

郭嘉也是不停地摇头。

这一招太狠了!

不过又确实是李韬的手笔。

他先让徐世勣将梁国助唐的二十万大军显露出来,威逼恼羞成怒的吴国接受敕封,和大唐化干戈为玉帛。

然后又让三路兵马联手攻楚,连下二十城,威震楚国。

紧接着再弃楚攻魏,突然北下,直指许昌。

这会给人造成一种固有的印象,即大唐在这一带能够调动的兵马都在徐世勣麾下。

殊不知徐世勣攻入魏国后,做的这些都是为了掩护那一直空闲的十万梁军。

他们从一开始就决定伏击和偷袭了。

可以说大魏上下都被虚晃了一枪。

他很惭愧道:“臣没有及时看破李韬的阴谋,致使大魏损失惨重,臣……”

“奉孝万勿这般说。”

曹操赶紧道:“那李韬狡诈,萧综又突然彻底臣服于他,纵使你料事如神,也很难面面俱到。”

“当前本王需立即赶往北境,帮助他们止住颓势,不然一旦让梁军在北境扩大战果,今日之大清便是他日之大魏啊!”

说到这,曹操刚要下令前去驰援曹彰等人,又一斥候来报道:“大王,关羽和刘封已经率领兵马从大清边境撤回。”

“……”

曹操以手撑额,自己都想说徐世勣学着李韬驻军不攻,是以最小的代价彻底搅动了大魏的局势。

刘备这明显是看出大魏被徐世勣这么一搅合,彻底断送了他派军进入大清分一杯羹的可能。

毕竟徐世勣率领的兵马太多了。

孙权又和大唐结盟了。

他即使有大汉在背后撑腰,也无法在魏国大乱的情况下,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

李韬这是笃志要独吞大清了。

只是他越这样,大明便越有可能派出更多的兵马。

要知道大明现在并未受大唐威胁,而且只派出了水师……

贾诩眉头紧缩道:“主公,相比于李韬的诡计,臣觉得这多达四五十万兵马的粮草供应才更需我们警惕!”

这话倒是提醒了曹操。

如果加上北境伏击的十万大军,那么现在徐世勣能够调动的兵马多达四五十万!

他虽然从楚到魏打得很快,但也花了一些时日了。

让人震惊的是在这种规模的长途奔袭下,大唐的粮草供应竟然没有出问题。

细思恐极啊!

贾诩缓缓地攥起拳头道:“是天启!一定是那天启城!看来在李韬挥金如土之下,天启城已经初步具有了粮草囤积和快速运送的能力!”

“我们若不想步大清的后尘,必须要拿下或者毁了天启城……”

郭嘉附和道:“听闻天启城尚在修建,它现在便能发挥这般威力,倘若建成,那么魏、楚、明,甚至宋,全部危矣。”

“以臣之见,主公当在李韬尚未拿下大清之前,择一国或者数国联手,毁了天启城!”

曹操也是如芒在背:“两位爱卿所言极是,那天启城存在一日,本王便一日难安……”

说完,他率兵前去驰援曹彰等人。

让他颇感意外的是梁军并没有趁机扩大战果。

而徐世勣也只是派人加固了数郡的防守。

碍于孙权攻势甚猛,刘备也是蠢蠢欲动,曹操只留下夏侯惇率军盯紧数郡,然后便南下对付孙权和刘备了。

徐世勣率领大军和典韦、许褚一直对峙,双方谁都没有主动出击。

鲁肃见时机差不多了,颇为恭敬道:“此时南方战事正酣,还请徐将军……”

“鲁将军何必客气?”

徐世勣摆了摆手道:“你今夜即可率领吴国兵马前去参战。只是你务必要告知吴王,本将只会率领大军在此地跟典韦、许褚对峙半个月,能够夺得多少城池,就要看他的本事了!”

“半个月?”

鲁肃连忙道:“徐将军能否在此驻军一个月?”

半个月还是太短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