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白捡一皇帝侄儿(1 / 2)

加入书签

口嗨也就罢了,她还用手比划起来了。

她的大拇指和食指都快捏到一起了,似乎还不足以体现毛毛虫之小。

说真的,要不是担心吓坏了新妃,李韬现在已经拿棍子抽她了。

她这绝非三天不斗,又开始皮了,而是一天不抽就肆无忌惮地上房揭瓦了。

不調教怎么行?

李韬嘴角挂笑地盯着她,内涵道:“听说你画册子走的是‘抽象风’,属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那种。如此一来,画毛毛虫有什么意思?”

“朕有一棍,既可搬山、倒海、驱魔、诛邪,也能抽人,而且随心所欲,伸缩自如,要不你给画出来?”

年世兰香唇半张道:“陛下还有这等神物?那岂不是比无敌大将军还要厉害?”

“噗!”

小乔羞得以被遮面的同时,娇笑道:“她……她还是把我给卖了!”

大乔以手捂脸道:“你们……”

这样是不是不太好?

都飙到天上去了!

欺负人家年世兰听不懂呢?

小乔也是的。

屡战屡败,还锲而不舍。

这是败上瘾了?

改日再昏昏沉沉,连走路都不利索的时候,可别再来求安慰了……

李韬轻咳一声道:“扯远了。你们继续聊,朕这用兵计划尚待完善,不过南方的那场仗早已开打了吧?”

关于那画册,虞姬其实是一点也不愿透露的。

但架不住床榻上小桥流水和狂风暴雨的组合攻势啊!

所以也就透露了一二。

由于难为情,她描述得模棱两可。

李韬经验丰富,还是听出来了。

小乔画功不错,只是口嗨和实践的差别很大。

再加上她自己也不好意思,所以关键细节就画得很抽象,全靠虞姬自己去联想。

遇到想不通的,小乔再用诗词隐晦地解释一下。

虞姬最终才得以兑现在龙椅上的承诺。

很不容易。

不过小乔这师父当得更不容易。

为了犒劳她,李韬决定今后只要有时间就鞭策鞭策。

玉不琢不成器,妃不鞭策难言恩宠。

他相信已经在飙车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的小乔,能够明白他的一片良苦用心。

至于南方的那场仗……

指的既不是神武天骑和楚军之战,也不是曹操和孙权之战,而是还要往南。

大梁边境!

梁国南部边境和隋国相连。

杨坚听说萧综派出三十万大军帮助李韬后,极为震怒,当即派右翊卫大将军来护儿率领二十万大军攻打梁国。

隋军来势汹汹。

梁国内部空虚。

来护儿仅用半个月的时间,攻陷大量城池,而且先锋军已经向北推进了六百里!

梁国朝野一片悲鸣。

有很多人都在私下议论说,大梁很有可能要比大清先亡国。

萧综以三十万兵马助唐乃是以身饲虎,自取灭亡。

玹城,大梁南方重镇,如今距离大隋先锋军不过百里。

萧综披着大氅坐在大椅上,手拿李韬送给他的千里镜向远处眺望了一会儿,平淡如水道:“这杨玄感倒是凶猛,可惜命不久矣!”

杨玄感乃杨素嫡长子,体貌雄伟,须髯漂亮,喜好读书,擅长骑射。

因每次领兵作战,他总是亲自挥舞长矛,身先士卒,呼叫叱咤,所以隋人多把他比作项羽。

杨素死于李韬之手后,杨玄感袭封了国公的爵位,而且得授柱国,甚是显赫。

此次大隋先锋军正是由他统领,有五六万人。

要是以往,即使三十万大军都在梁国境内,面对隋国这般大举进攻,萧综也会惶惶不可终日。

但这一次,他反而乐见杨玄感一路狂飙突进。

李韬说得对,在这大争之世不能循规蹈矩。

不然以梁国如今的国力,很容易被踏平。

李韬逼他做出选择,逼他走到这一步,是让他颇为厌恶。

可看到大清、大魏、大宋等国的下场,他意识到随着大唐的迅速崛起,帝国争霸已经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李韬的这根大腿,他是不想抱也得抱了。

一个宦官急匆匆地走上城头道:“启禀陛下,赵王和贺将军已入城!”

“早看到了,这真是个好东西,千金难买啊!”

萧综指了指手中的千里镜,然后有些急切地压低声音道:“大宋国内的形势如何?”

宦官亦是小声道:“唐帝诚不欺您,目前梁山泊之乱已经祸及大宋六州,而且连番大胜,让人骇然。”

“如果老奴没有猜错的话,那帮贼寇之前应该一直在守拙,并没有完全展现出自身的战力。”

“祸及六州了?”

这话犹如惊涛骇浪,冲击得萧综强撑了数次身体,方才勉强站了起来。

他有些失神道:“厉害!厉害啊,真是大出朕之所料!朕原本想着那帮贼寇即便有李韬在幕后支持,但在大宋腹部,迟早会被剿灭。”

“没想到他们已经壮大到了这一步,唐帝这恐怕是要利用他们灭了大宋啊!朕就纳闷了,他是如何做到的?”

宦官眉头紧锁道:“根据我们安插在大宋的细作所报,大宋朝野对梁山泊一百零八将也多有猜测。”

“有人说他们其实是唐将伪装的,还有人说他们就是天上的星君下凡,细作们暂时也无法证实。”

“不过他们行军布阵皆是很有章法,而且已经多次以少胜多,倒是很像《水浒传》中所写的那样。”

萧综干笑道:“他们这哪里是贼寇?分明就是唐帝插在大宋心窝上的一支精锐!大宋边境的战况如何了?”

“大宋和大隋联军加大了攻势,但还是没有讨到什么便宜。诚如陛下所料,他们是雷声大,雨点小,唯恐飞龙军或者白袍军抽出身来协助大梁对付隋军。”

“这是唐帝所料!”

萧综摇了摇头道:“他还真是料事如神。虽然身在大清,但这里的一切都被他给预料到了。走吧,贵客登门,朕也该去见见了。”

说着,他走下城楼,来到议事厅道:“赵王、贺将军,让我们久等了!稍后朕设宴,给你们接风洗尘。”

“不用。”

李元霸将手一挥,简单粗暴:“听说那杨玄感被比作项羽?而且都深入你大梁六百里了?本王先去捶了他再说!”

萧综哭笑不得:“朕知赵王神勇,李兄在布局这一切,说会派你前来时,朕这心里便有底了,只是一切要按照计划行事。”

“李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