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以王压帝,天下侧目(1 / 2)

加入书签

李韬和小乔来回“报复”了数次,都饥肠辘辘了方才罢战。

两人一起用了午膳。

两日后。

李韬率众南下,一路都是急行军。

有些事需要顺势而为,耽搁不得。

他先到紫禁城歇脚,然后又渡河南下,到达鲁洲一带。

本来苏定方和英布、季布等人在鲁洲相持不下。

随着李韬的突然出现,苏定方所率领的数万神武天骑士气高涨,再加上李韬提前调动了樊梨花麾下的部分兵马。

两路兵马合击,逼得英布和季布不得不退出鲁洲。

不过李韬并没有罢手的意思。

他真正的目标是海盐甲天下的南洲!

灭了大清,却不拿下此地,那说不过去。

而且这一年来,围绕着南洲,各国粉墨登场,纷争不断。

海盐之利其实并未展现出来。

现在是时候让全天下看看,南洲之盐的价值到底有多大了。

在确定项羽已经在大唐战败,并且损失惨重的情况下,李韬也懒得跟英布和季布在南洲浪费时间了。

他集中优势兵力,直接从北往南推。

楚军上下也都知道南洲对楚国有多重要,楚国为了得到南洲又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几乎是以一当十,视死如归了,但还是阻挡不了大唐铁骑横扫的步伐。

再加上李韬让人广为散播了项羽战败的消息,英布和季布回天乏术,只能带着残兵剩将退回楚国。

南洲刚定,李韬便设“盐使”,亲授晒盐之法,发动南洲百姓大规模晒盐。

他也没有多待,率众西去,一直赶到樊城。

樊城是大清南部极为重要的扼守四地之城。

樊梨花率领白莲教教众造反的时候,率先拿下的就是此城。

为了彰显她的功绩,李韬特意下旨将此地改为樊城。

如今南部这半壁江山已尽归大唐,樊梨花也难得没有再征战。

听说他来了,她立即带着梁红玉、穆桂英、花木兰等人一起出城相迎。

本来按照旨意,孙尚香应该也在此地的。

但在她和穆桂英、梁红玉等人眼瞅着就要进入大清的时候,又一道圣旨将她调去了徐家军。

她们也是后来才知道,吴国大将韩当和太史慈自愿留在徐家军中,听候差遣。

让她前往,分明是想让她来调遣两人,也充分体现了对她的信任。

眼见李韬穿着一身便服,骑马而来,带的随从也不多,樊梨花先率众行礼,然后道:“陛下,虽说这半壁江山皆已入唐,但各地还有一些盗匪为患,眼下陈总舵主正率众清剿他们。”

“陛下乃万金之躯,不可有任何闪失,怎么不让更多兵马随行保护?”

李韬笑了笑道:“眼下这局势对于朕而言,应该是最安全的,而且有东西厂在暗中保护,少带些随从也无妨。”

这可不是他盲目自信。

自从他对那些负隅顽抗者和投降复叛者下了重手,并让人放言要将清人分为三六九等后,大清的残余势力和诸国势力是怂恿各地进行反扑。

无论是南部,还是北部,面临的形势一度很严峻。

随着樊梨花、陈近南、年羹尧、张燕等人率军强势推进,再加上李靖、岳飞、赵云等人在率众南下的过程中,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平躺了一番,现在他们已经彻底偃旗息鼓了。

那些先前妄想两面三刀的势力也被揪了出来。

现在只等年羹尧拿下极北之地了。

不过那里眼下非常寒冷,不利行军。

想要占领,恐怕要等来年了。

李韬已经派人叮嘱年羹尧了,不必着急。

只要大局已定,再由诸葛亮好好治理一番,兴许不用动兵,他们便会主动投降。

眼下的关键是从县到州,选贤任能,彻底管治大清。

这注定是一项庞大而又艰巨的任务。

原来大清境内,特别是南部还有大量魏、楚、明等国的细作,想方设法地阻止大唐夺城,或者让大唐陷入到泥沼之中。

随着在天启之战中,三国惨败。

他又号令大军南下。

那些细作纷纷逃遁。

所以说现在想要在大清境内刺杀他的人都很少。

樊梨花听明白了他的意思,躬身道:“陛下请入城。”

李韬点了点头,率众进入城中,来到府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