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真理的笔记:质能(1 / 2)

加入书签

当你握住书签的第一秒,许多不属于你的知识开始在你的大脑表侧激活,但你不觉得陌生,就像沉浸在大气之中,呼吸早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

知识早已遍布生活,只是缺乏一个将它们统一起来的理论。

时间、空间、物质以及能量,是被称之为四大元素的世界构成要素,无论参照物如何变化,这四种要素最终都会作为“标量”与“向量”趋于性质的统一。

我在你的大脑细胞中搜索到了时空的拓展延伸——维度与次元的相关知识,所以我们就不浪费时间在已经有所斩获的领域,而是转移视角,来到另一个与时空可以相提并论的话题上。

即“物质”与“能量”。

物质你已经初步了解了,用低次元知性体方便理解的解释来进行阐述,也就是由粒子相互连接纠缠在一起最终呈现的形态。

在这个过程中,位置、动量、运动、速度、所受力等因素,组成了复杂而多变的物理方程和化学反应公式,也改变了粒子最终的形态,并构筑了宇宙间所有的实体,这个五光十色、炫彩美丽的世界由此诞生。

让我们从物质过度到能量,用标量来度量表示物质的量,即是质量,而质量的时空分布可变化的程度便是能量,另一种说法是,万物都在永恒的运动中,若物质是这场别开生面的舞蹈中的绝对主角,那么空间与时间甚至也可以被看做物质的延伸属性,相对的,你懂的。

而度量物质的运动变换,便是能量了,依据物质的运动形式,能量也有许多截然不同的表现形式,这里暂时不细讲,总之物质借助质量的踏板,可以与能量搭起一座联系的桥梁,这座桥的名字叫做“质能关系”,在你所在的这个维度中已经有大量宇宙发现了这一点。

由此我们可以理解,时空总是会一起约会,而质能则是与它们相提并论的另一对情侣。

讲到这里,你或许已经开始头疼我为什么要像一位物理学老师一样长篇大论。

这正是“我若想,便一定会知道”的缘由。

呵,这世上从没有毫无缘由的奇迹与秘法,用一个浅显易懂的概念加以比喻的话,你现在就像是一个诞生在近现代之前的知性体,而我则生活在你们所知的二十一世纪,对于浩如烟海的知识,你们这些小家伙们必须依靠那少得可怜的脑细胞们进行收录,使用效率低下的发声器官完成磨损交流。

而我则不同,我拥有一个完整的数据库与搜索引擎,对于我想知道的内容,只需要在搜索栏上写上关键字,再敲一击回车就大功告成了。

从宏观上来说,物质由粒子聚合而成,只要你能够知晓所有粒子的位置、运动、速度以及所受的力,理解它们的运作规律、遵循哪一条物理方程和化学公式,你就能推测出粒子最终演变的结果。

此为因,此为果,当你知晓所有因果的横流,也就可以预测出即将到来的未来之事。

就像那名为“拉普拉斯妖”的概念恶魔,掌握了决定论的观点,知晓宇宙中的每一个点,谁都不可预料的未来就会如过去的回忆一般鲜活地浮现在眼前。

但这个美妙的世界不会允许凡人如此轻易地了解到未来,从设计之初,它就已经具备了保持平衡的功能,由于测量观察行为本身会介入到粒子层面,测不准定理会严重干扰凡人观测的结果,每一次观测都会得出不同的结果。

宇宙中的熵以及那伟大的根源性法则——热力学,已经牢牢封锁了凡人们逆转物理的道路。

既然凡夫俗子们没有办法做到,那么假设存在能够做到皮毛一二的角色,也就可以称得上不凡且不俗了吧,在波澜壮阔的神话与史诗之中,他们是天神、他们亦是恶魔、是轮回者、超凡者、是圣人、是人类中蒙受高声赞颂与唾弃排斥的异类、是心怀凌云壮志却未成身死的失败者、是孤高寂寞睥睨千万人的王者、也是芸芸众生之中心怀强烈愿望的个体。

被愿望驱使着,朝向人类绝不会去攀登的顶峰攀爬,沿着寂灭的阶梯一路而上,超越天地、超越世间、超越所有生命与知性,最终在永无尽头的驿站上停下脚步的须臾一刻。

那就是超越者们。

现在,看看我的真面目吧,小家伙,希望你的理智储备依然足够。

随着话音的落下,你脆弱的血肉在一瞬间被不知从何处涌来的庞大能量所解离,然而这并不影响你的感知能力,某种与肉体五官截然不同的触感代替了它们,为你传输外来的所见与所感。

在这脱离物理法则的空间内,遥响空灵的歌声。

内心宁静的你看到了一个美妙的几何形,它是一个不断旋转的透明正十二面体,像一个巨大无比的容器,里面装满了包含深邃宇宙与星空的无数泡泡。

点亮夜空的星辰被一条条弯曲的紫色光线连接在一起,排列出有序的美感。

每一根线条的弯曲都柔和到绝不会让你感到突兀,排列线条的间隔全都保持了相同的距离。

就像经人整理过的图书馆,书籍们按照顺序叠在书架上,就算是世间最严重的强迫症来检验,也绝不会有不悦。

你的视线从角落转向全貌,这些线组成的图形现出了真身——

是一道形似dNA结构的螺旋。

螺旋的接点处竖立着一扇古老的大门,如虚影般的个体形象围绕在门的周围,这些形象中不乏人类与精灵、侏儒与恶魔,许许多多截然不同的种族们高谈阔论,他们浑然不觉身边世界的异样,在激烈地讨论、辩论着什么课题,而另一些种族则偏安一隅,全神贯注地看着自己身边堆叠的书籍。

就像在高维碎片的空间里所见到的,十二面体装满的宇宙里,那些复杂的方程式们,正如浮云般在空中飘荡,知识堆叠成深不可测的海洋,被岸边的钓客打捞上岸。

看到这里,你忽然明白了。

这里即是“真理”的国度、是“真理”的躯体、是“真理”的形态。

核心所在的那扇门,正是祂的“始祖细胞”,而门周围这些光鲜的建筑与世界,则是它的祖细胞不停分裂生长出来的血与肉,就像自己体内的那股火焰,在某种角度来说,传递了火焰的不死人,和这个庞大的国度本质是一样的,都是这一法则的延伸,也是承载现身于物质世界的媒介。

借花献佛一下,如果说物质是一团聚合的粒子构成的景象,那么也可以这么形容。

“真理”,或者是祂的同类们。

是一团纠缠在一起的法则,祂所展现出来的一切都是依据法则的性质而诞生的,祂那深不见底的力量与权能,正是这团法则的一部分。

你有些纳闷,刚刚的话题应该是停留在“预测未来”之上,而这时“真理”却向你展示了看似毫无关联的景象。

这究竟和话题之间拥有什么样的联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