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天才病(1 / 2)

加入书签

李牧尘死死的盯着她,

“老实说,我不放心,我怕你们在我基因上动手脚。”

安欣雨浅浅笑道:

“你仅是当下所表现出来的,即是双相情感障碍,心境障碍、焦虑障碍、注意力缺陷(Adhd)、自闭症谱系……

我不是在骂你,你要知道智商极高的男性群体,是患有这类精神疾病的高危群体。

故而,也冠上了“天才病”这种称呼,你身边有个例子,比如顾见临他的眼光很长远,经常未雨绸缪,会战略布局造势,策略设下陷阱,做事往往是从大局出发。

但也因此很容易会瞻前顾后,内心不安,情绪也不稳定。

简单来说,你脑子里的戏太多,导致你的机体始终认为自己置身于危险之中,从而引起心理免疫系统失调,产生与情绪有关的心理问题,这种过激免疫状态的结果甚至可能体现在生理层面……”

“话说回来,你都把自身资讯全部上传了,为何还会有所顾忌?难不成……是假的不成?”安欣雨仍旧在笑。

可他却已寒毛竖起。

………

………

我此刻正伫立在津江市第五中学的校门口,我近年术式开发出的二十四种常规手段,很难对姚际恒那老狐狸起效,

稻草假人,又称欲加之罪:歪曲他人的言论,只要在旁观者眼里所呈现的立场不具备合理性,即会当场叛变……

错误归因:事物之间或真实存在、或假想出来的关联关系,得出两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的结论。

诉诸情绪:顾名思义,用以替代真正有效的论据,能增加术式的输出能级……

谬导致误:以错误的论据来证明正确的观点,

滑坡谬误:去讨论当前的问题A,取而代之的是将讨论中心转移到假想出来的极端假设Z。同时还没有证据能证明假设的Z一定会因为A的发生而发生

诉诸虚伪:“tu quoque”,意为“你也是如此(犯过错)”。经常也以“批评他人的伪善”而广为人知。用来转移注意力的手法,将关注点从自己身上转回到提出批评的人身上。

个人怀疑:受自身水平所限,无法或很难理解某件事,由此得出这件事可能是错的、假的这样的结论。

针对某些复杂的话题的讨论,

如“生物进化,物竞天择”,

是需要对于这个话题有基本的知识储备才能进行的。仅仅因为不了解这些知识,即认定这些理论是错误的……

片面谬误:当某个观点被证明是错误的时候,更改讨论规则或用特例来开脱错误。

预设提问:在提问中预先置入假设,使对方无论如何作答都只能显得有问题。

举证责任:认定举证的责任不在提出观点的人,而是在质疑观点的人,成立的话,劣势局面即会立刻反转。

语义双关:使用了双重含义的语句或存有歧义的陈述来误导或歪曲事实,使得术式攻击而来的方向偏移。

赌徒心理:认为不相关的独立随机事件中存在可掌握的规律。

盲目从众:事物的受认可度和流行性与其正确与否完全无关,依照大众认可程度,从而改变客观事实。

以偏概全:假定某个事物的局部特性就是该事物的总体特性,或同样适用于该事物的其它部分;又或者物体的总体特性一定适用于其每个独立的局部。

净化论据:用事后增加前提条件,不断修正、净化论据论点的方式,来驳斥对你论证瑕疵的批评——很适合用来绝地反击。

出身定论:以事物的来源、观点的提出者身份……如在当下社会所排序的阶层里,高于对方,即可进行术式层面上的压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