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采参趣事(1 / 2)

加入书签

(下面这个故事记不清是怎么知道的,反正是很小的时候就有这个印象,今天整理出来的让大家了解一下人参的一些事情,没有查阅网上是不是有相关的版本,只是情节到这个地方特别想让大家知道这个故事。)

“清朝时候,在东北的长白山脚下,有一个小镇,一到入秋的时候,镇子里就特别的热闹,外来人员就住满了所有的客栈,但基本上就两类人,一类是上山采参的,另外一类是收参的富商老客。

每到这个季节,人们就都疯狂的涌到这里,做着各种各样的发财梦。

镇上有一个伙计,五大三粗的,大家都叫他傻柱子,因为智商有些问题,所以谁也不愿意带他上山,怕他坏了山神的规矩,迁怒于大家。等一波波的放山人都进山了,也没人带这傻柱子。

这时有个外来的采参客因为这几天水土不服,结果闹了几天肚子耽误了进山,因为对这里不熟悉,没办法就带上了傻柱子。

临进山前,对这傻柱子是千叮咛万嘱咐,告诉他不要乱说话,这傻柱子开心的一个劲的点头,憨憨的傻笑着。

一年就这么一季的时间,非常珍贵,看了一眼傻柱子,采参客叹了口气,摇了摇头,准备好了相应物品,无奈的领着这伙计进山了。

采参客在前面走着,傻柱子低着头跟在后面。刚上山没走多远,这傻柱子就肚子疼了,非要拉屎,这采参客没有办法,就在不远处等他,心里这个气恼啊。

傻柱子往林子里走了几步在一棵大树旁,扒开杂草开始方便,蹲在那里的傻柱子一边使着劲,一边不老实的抬头张望着。

这时只见眼前一嘟噜红彤彤的东西耷拉在那,不扒拉草还真看不见,这傻柱子怎么看怎么像别人挖回来的人参榔头,这时也顾不得拉屎了,提着裤子起来就喊,“老哥,老哥,棒槌。”

采参客心里这个气,这才上山,还没进去那,这山神爷的规矩就给破了,得啦,还好没走多远,回去再说吧。

以前人是极其遵守放山规矩的,没有看到棒槌,大家说话时,是不能说棒槌和人参这些话的,如果一不小心说出来,叫做“喊破山,”是最严重的违返规矩,直接就收拾东西回家吧。过几天祭拜山神请求原谅才能在上山。

这时,傻柱子几步来到采参客跟前,连拉带扯的把采参客拉到树下,指着那坨红彤彤的榔头让他看。

采参客定眼一看,当时就傻了,真是棒槌啊!这时的采参客也顾不了那么多了,拉着傻柱子跪拜磕头,完成起参前的仪式。

一个时辰后,采参客欣喜若狂的抱着人参,领着傻柱子往镇里跑,镇上很多打探参行的人早就在他们一进镇子的时候,把信传到了富商老客的耳朵里。

等采参客和傻柱子回到客栈时,门口都排满了人,因为采参的队伍都才上山没几天,现在根本就没有参下山,所以这二位就格外招人喜欢,当然闲着看热闹的也特别多。

在众人蜂拥下,二人回到房间,把房门一关,只让收参的富商老客进来,挂起了闲人免进。

当富商老客们一个一个的进来后,又都摇着头,连价格都没敢问,就悻悻的离开了房间,满脸不无遗憾。“怎么回事?”外面的人群骚动,窃窃私语着。

很快大家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原来是这株参实在太大,已经超出现在这些人的收购能力,谁也没实力拿货。

这信很快传遍的小镇,就在大家纷纷议论的时候,又来了一位看参的富商,这位富商和前面来的那些有点不一样,身上竟然穿着黄色马褂,知道那个年头的黄马褂意味着什么吗?就算不是皇亲国戚,那也是皇上器重的人,要么谁敢穿黄色的衣服啊,黄色是皇室的代表色啊!铁一般的专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