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五章 海军和工业建设构想(1 / 2)

加入书签

朱厚照按了按想谢迁的肩膀,他知道谢迁又要发表不同意见了。因为朱厚照刚才说了不要以理服人,所以谢迁耽心朱厚照走上穷兵黩武的道路,这对国家而言也不是什么好事。

“谢卿,朕知道你耽心朕会穷兵黩武。谢卿放心,海洋战略不可能一蹶而就,开疆拓土也必须稳扎稳打。要做到开拓一片,占领一片,巩固一片,治理一片。好在我大明在各方面都领先于世界各国,而且方式方法可以灵活,比如先是租借,然后赖着不走,随后移民,再然后培植亲大明势力挑动其内乱。这样做的目的不是为了占领奴役,而是为了把我华夏圣人的思想以及理念传播到世界各地。谢卿试想,当全世界倒出都是说着大名的语言,写着大明字,以圣人之言最为行为标准的人的时候,圣人所说的大同世界就会实现。我华夏明将会光耀万古,与日月同辉,朕觉得这是对圣人之言最好的继承和发展,谢卿以为如何?”

谢迁已经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他和刘健以及王守仁等人心中只剩下激动万分。朱厚照画的这个饼够大,设计的理想也很崇高,可以说把官尊崇的儒家思想,提高到成为全人类行为规范的标准,这谁能不赞成呢。

“臣,臣怕是等不到那一天了。陛下~~~,真的到了那一天,若是臣不在了,还望陛下能告诉臣一声,臣九泉之下也要为陛下贺,为大明贺!”

刘健:“陛下~~,臣也如此要求!”

朱厚照抱住两位老臣,两行热泪夺眶而出。众人一见纷纷握拳锤击胸膛,借此表达自己的激动和决心。

厚照:“两位爱卿,我们共同努力,虽任重道远,但你我君臣只争朝夕。”

“臣等愿追随陛下,只争朝夕!”

朱厚照心中暗自得意,感叹自己表演功力又更上一层楼,要是在现代,那小金人儿估计别人是抢不到的。

朱厚照安抚好众人,随即打开一份件看了看之后说到:“众卿,朕现在就宣布大明帝国皇家海军建设战略。”

“大明帝国海军设四大舰队,分别是帝国皇家海军远洋舰队。这是帝国海军的一支远洋机动作战舰队。驻地新江口,任务是开辟海疆护航护渔,维护帝国海外领土的安全,保护帝国海外子民生命财产不受侵犯。歼灭敢于进犯大明海疆的任何敌人,御敌于国门之外。帝国远洋舰队首任提督马永泰,监军王越。远洋舰队暂由江南总督谢迁统带,直接向镇负责。”

谢迁、马永泰、王越:“臣领旨!”

“目前远洋舰队还未成型,可将原郑和舰队所剩宝船编入舰队,先行操演战法、熟悉装备,培养人才,适时出击维护外海安宁。”

“帝国海军另外三支舰队分别命名为:北洋舰队、南洋舰队、平洋舰队。北洋舰队驻地山东威海卫刘公岛,所需战船暂从南京水师巡防哨船中划拨。北洋舰队担负辽东、河北、山东等方向海上防御作战任务,舰队组建期间暂由南直隶总督刘健统带,直接向朕负责。”

刘健:“臣遵旨!”

“南洋舰队驻地宁波,担负江浙一代海上防御作战任务,暂由江南总督谢迁统带。”

“臣遵旨!”

“平洋舰队驻地琼州,担负福建、广东沿海作战任务,暂由江西总督孙遂统带。守仁,这件事情朕就命你向孙遂说明。”

“臣领旨!”

“众卿,人常说百年海军,这个意思就是说海军建设必须夯实基础,大明的基础很好,只是出现了一段时间的停滞。但是这并不能妨碍朕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要知道尽管出现停滞,但大明海军依旧是当今世界最强的海军。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加快建设步伐,完成海军建设所必需的配套设施及的建设。例如海军军官学院以及各专业培训学堂的建设,舰船秀造成的建设等。朕给大明海军建设制定的方针就是大步快走,高起点,高效能。希望众卿把海军建设当成眼前重中之重的任务来干。五年,朕只给你们五年的时间。五年之后大明四大舰队必须初具规模。众卿放心资金由朕来解决,人才也由朕来解决。当然,在建设过程中,众卿也要不拘一格用人才,发现一个绝对不能放过。”

“众卿,创业艰难,但是再艰难我们也要做。当我们打好基础之后,后世子孙就会有更高的起点,更高的成就。众卿,请大家和朕一起努力,为把大明建设成为世界第一的强国,而努力奋斗!”

“陛下万岁!大明万岁!”

众人已经激动的只会山呼万岁了。朱厚照挥手制止大家,示意吴承恩换上另一幅地图,随后他又打开另一份件。

“众卿,朕在这里还有一件事向大家宣布,众卿请看,这就是镇和内阁一同制定的大明帝国工业发展战略纲要。众卿且听朕跟你们详细讲解。”

“我大明是个传统的农业国,千百年来华夏子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自给自足的日子。朕把这叫做小农经济也可以叫自然经济,它的特点一是分散,二是生产出来的产都用来自己消费或绝大部分用来自己消费,而不是进行商,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这种经济方式的缺点在于:经营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自给自足,生产经营模式老套,老旧,技术难以革新;抵御天灾**的能力薄弱。”

“为了改变这种模式,朕决定在大明疆域内设置大规模的工业基地,使大明进入工业经济的阶段,在工业经济阶段,生产的分配主要按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的占有来进行。这样做的目的是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物质财富,稳步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平的。彻底解决温饱问题,借此机会普及中等教育,开始人才的自由流动,开发智力资源。朕把这些基地叫做工业开发区,永宁就是朕的工业开发区的试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