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九章 安化王谋反(1 / 2)

加入书签

随着吴承恩从辽东一路杀向西北,甘宁等地的贪官污吏在甘宁总督朱厚熜的提前行动下变成了惊弓之鸟,人人自危。尤其是甘肃等地的赃官们本来就被朱厚熜打压的不轻,现在眼看着要命的吴阎王就要来了,自家眼看就要性命不保,于是纷纷找他们靠山想办法。

他们的靠山是谁呢?就是安化王朱寘鐇。朱寘鐇的曾祖父庆靖王朱栴是朱元璋的第十六子,洪武二十四年封王,洪武二十六年就藩宁夏。朱栴第四子秩炵,于永乐十九年封安化王,子朱邃墁袭爵为镇国将军。朱寘鐇于弘治五年嗣祖爵为安化王。按照这个推算朱寘鐇应该是朱厚照爷爷辈的。

安化(甘肃庆阳县)城内王府之中,指挥周昂、千户何锦宁夏卫生员孙景、孟彬和安化王正在密谋。

孙景:“老天子,吴阎王马上就要到了,凭他的手段咱们干的这些事定会被他查的水落石出,若是这样我们焉有命在。周指挥何千户也在这,这可都是您的心腹呀,俗话说拔起萝卜带出泥,吴阎王只要抓住一个咱们就得连窝端。老天子您倒是出个主意啊。”

安化王:“莫慌莫慌,最近有军报传来,说是小王子又要范边。仇钺和杨英(副总兵)都领兵巡边去了正是个好机会。那小皇帝狗屁不懂,好好的皇宫不待居然跑到宣府。既然他不想做那个位子,老子就替他坐一坐。”

周昂:“您的意思是造反?”

安化王:“这话说的,大明本来就是我朱家的江山,小皇帝弄得满朝乌烟瘴气还不准我这个英明之主上位吗?”

孙景:“老天子说的对,学生早就看出您是天子之相。不过兹事体大,我们还得想个有利的借口。”

安化王:“这不是现成的吗?那个刘瑾专权敛财,弄得朝中大臣敢怒不敢言,还勾搭着小皇帝到处乱跑把朝政扔在一边不管,这就是奸佞啊。小皇帝对刘瑾**信有加,就是用人不明,还犯了内宦不得干政的的祖训,就是个昏君。如今大明上下天怒人怨,我们正好以这个为借口杀奸佞除昏君,还大明朗朗乾坤。”

周昂:“这个借口好哇,老天子用这个借口起兵造反,呃不是,是杀奸佞除昏君,绝对是一呼百应啊。要是能连那个小皇帝一起杀了,就再好不过了,可惜呀,他现在趴在宣府不出来。我看这样,不如老天子办个酒宴,把那些巡抚啥的都叫来,但是就说明意图,谁若不从一刀宰了,然后我们就发兵宣府抓住刘瑾和那个小皇帝,如此大功告成。”

安化王:“哈哈,这个主意好,等大功告成之日,你们都是大功臣,封侯拜相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不过用不着发兵宣府,因为那个小皇帝已经不再宣府,而是跑到陕西四处游玩呢。”

孙景:“这真是天赐良机呀,老天子是怎么知道的呢?”

安化王:“这个不能告诉你,不过你们先按照周昂说的做好准备,十几天之后那个小皇帝就会到甘肃来,正好路过固原。哈哈哈,朕在那里安排了一哨人马,定会把小皇帝、刘瑾和吴阎王一网打尽。你们听我的号令,等那小皇帝快到固原的时候我们就动手。”

几个人嘁嘁喳喳好一阵商议,一个造反计划新鲜出炉。众人走后,安化王找来心腹把一封信交给他。

“去犇羴鱻找那个崔掌柜,把信给他就回来其他的啥也别说。”

那心腹来到犇羴鱻找到崔恕把信交给他之后立即转身离开。崔恕回到内室,打开那封盖有印记的信。只见信上写着:“我预行事,汝从乎?”

崔恕微微一笑,换了个信封把信装好,拿出拿出一个印信盖在信封粘口处,那印记居然和安化王的一模一样。不久从犇羴鱻后院飞出两只鸽子,一直飞往南方,一直飞往西安方向。

草原上夜色苍茫,达延汗的大军已经在河边宿营。图鲁带着一个人悄悄走进达延汗的大帐。

“父汗,安化王派人来了。”

“带进来。”

那人走进大帐抬起头来,俨然就是安化王的心腹。达延汗威严的看着这人问到:“你主子让你来有什么事情?”

“大可汗,我家王爷要和大可汗共谋一件大事。大可汗请看我家王爷的书信,您一看便知。”

达延汗接过信打开一看,立即站了起来。他在大帐中走了几步,再回头时脸上已经恢复平静。

“你敢骗我,你们设计好圈套想要围歼本可汗。图鲁,把这个奸细拉出去喂狗。”

图鲁抓住那人的后脖领子拖了就走,那人拼命的喊着:“大可汗饶命,这全是真的全是真的,我家王爷若是成了大明皇帝少不了大可汗的好处哇~~~~~”

“拖回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