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九章 战云密布(1 / 2)

加入书签

正德六年仲夏,阿尔楚陈兵六万和达斡尔卫对峙。窝阔台合领一万五千兵马在距离渤海寨六十里外,和阿尔斯楞的五千骑兵、渤海部三千骑兵、建州三卫组成的五千骑兵,以及三千辽东明军组成的防线对峙。双方剑拔弩张,小规模的摩擦和斥候之间的争斗频繁发生。

而在西北的青海,那一万鞑靼骑兵虚张声势,把动静闹得很大。逃到青海的亦不剌犹如惊弓之鸟,立即集合了近五万大军逼近兰州。亦不剌倒不是打算进攻大明,而是想把达延汗堵在青海之外,这么做也属正常。可是这样一来就和大明总参部的作战计划背道而驰,总参部的计划是要把这一万鞑靼骑兵撵到青海,让他们和亦不剌自相残杀的。如今达延汗的部队被堵在兰州附近,他们既不前进也不后退,每天喊打喊杀动静不小,可是战斗却并不激烈。

坐镇兰州的朱厚熜看着这个局面很是焦虑,如果任凭亦不剌和达延汗的人马滞留在兰州附近,对兰州的压力太大,也阻断了兰州和西北的商贸通道。西北工业区原本可以就近取得的原材料,不得不从内地转运,无形中增加了各种成本。更重要的是鞑虏在侧人心不安,这对刚刚兴起的西北工业区中心兰州来说,可是一点好处都没有的。

焦急不安的朱厚熜找到青海战区总指挥仇钺,和他商量是不是派兵打一下,仇钺仔细想想摇头表示反对。

“王爷,陛下御驾亲征的消息已经公天下,但是陛下还没有离京。此时大军出动只怕会打草惊蛇。王爷不要着急,本将倒是有个想法。”

“仇老将军你就别卖关子了,赶紧说吧。”

“青海战役的关键就是关门打狗,如今两条狗一个在门里一个在门外斗嘴,这的确妨碍我们的战役计划的实施。既然不能撵那我们就把亦不剌往回调,王爷请看。”

仇钺指着地图说:“如今亦不剌纠集五万大军,堵在甘肃和青海交界的广武。这五万人马可算是亦不剌的精锐,也就是说,现在青海已经没有多少可战之兵了。本将的计划是,他们不回去,我们就进去。兵进青海,扫荡亦不剌的部族。这样一来,亦不剌定会回师青海保住自己的老巢。亦不剌回师,达延汗的部队必定跟进,当他们进入青海之后我军立即封堵青海边境断其退路,同样也是完成了关门打狗的战略目标。”

小葱:“这样会不会让青海战役提前爆发?”

仇钺:“应该不会,我军兵进青海的部队只是把亦不剌引回来。只要亦不剌回到青海,我军这支部队立即避其锋芒,转战青海各地。目的是让亦不剌和达延汗的部队交战,最大限度削弱他们的战力,为青海战役的胜利奠定基础。”

“将军,此计甚好。要不要上报总参?”

“战机一瞬即逝,边上报边行动。陛下赐本将节钺可便宜行事,战术上的调整应该没问题。”

三天后,仇钺命甘肃总兵杨英率两万明军杀进青海。明军所到之处,亦不剌的部族被扫荡一空,大批的牛羊和部众被杨英押往甘肃境内。青海大地上各部人人自危,杨英率军四处游走,犹如一道飓风横扫青海。

生活在青海境内的鞑靼各部和青海湖周围的当地部落,均受到杨英的攻击。一时间青海大地上硝烟四起,鞑靼各部纷纷派人去找亦不剌要求他回师救援。

老巢被袭让亦不剌大惊失色,根本无心和达延汗的军队对峙。于是在一天夜里,亦不剌将几十只羊的后退吊在木杆上,让羊的前腿敲击战鼓。随后以草人布置在大营门前,全军连夜撤出大营返回青海。

第二天早晨,达延汗的军队发现异常,派出千夫长脱尔乞率领本队探察亦不剌大营。当苏鄙俚和巴木图那个十人队抢险冲进亦不剌大营的时候,这才发现亦不剌的五万人马踪迹皆无。

万夫长呼和得到消息之后,立即率领大军寻着亦不剌大军的马蹄印追进青海。半天之后,宁夏总兵姜汉率两万大军堵住了青海边界,至此青海战役的前期准备顺利完成。

消息传到总参部,总参部内一片欢声雷动。王守仁不断称赞仇钺不愧是一位老将,临机决断恰到好处对战机的把握和战场形势的判断极为准确,堪称军中宿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