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二章 大换装(1 / 2)

加入书签

在明代,每遇重大战争,大军得胜凯旋,要在午门向皇帝敬献战俘称献俘礼。兴国战役是大明立国以来,对外战争中的空前大声,也可以说是汉家王朝自宋以来的空前大胜,是堪比大明开国之战的重大胜利。所以,在献俘礼之前,朱厚照要亲自前往太庙告祭先祖。

太庙是皇帝对先祖祭祀的地方,而且每年都要进行祭祀。大明宫廷祭祀共八十多种,分为大祀、中祀和群祀三个等级。大祀为皇帝亲自祭拜,中祀一部分是皇帝亲祀,大部分分派官员祭祀。群祀就是官员代替皇帝祭祀去。太庙每年的祭祀种类一般有三种方式和规格,享祭、告祭、袷祭。

享祭是常规性祭祀仪式。每年的四季春夏秋冬每个季节首月的阴历初一都要进行祭祀,太庙各个地方的牌位都要捧到享殿,而皇帝会亲自来这里祭祖。被称为“四孟时享”,简称享祭,把当时时令的蔬菜瓜果祭祀祖先。

告祭就是每遇到国家重大事情,比如皇帝登基或者皇帝的大婚以及册立皇后,还有就是像取得这样的大胜之时,都要去太庙的寝殿进行祭祀叫告祭。

袷祭是一年中最大规模的祭祀仪式。在每年的除夕的前一天,历代帝后神主都将恭请到大殿合祭,这叫袷祭。

大明帝国取得兴国战役的大胜,这是必须要告祭先祖的。与此同时还要祭祀忠烈庙,因为那里摆放着在兴国大战中,为国捐躯的将士们的灵位。

正德六年十月初,就在举行献俘礼的前三天,朱厚照身穿皇帝大礼服,亲赴太庙告祭历代大明皇帝在天之灵,随后率文武百官前往忠烈庙,祭祀战死将士的英灵。

整个大典气氛庄严肃穆,在祭祀忠烈庙的时候,九九八十一响礼炮隆隆炸响。当朱厚照跪拜在英烈们的牌位前时,天空中的绵绵细雨逐渐停息。漫天的乌云被阳光穿透,片刻之间碧空如洗,被雨水冲刷得干干净净的太庙、忠烈庙和先贤祠的黄色琉璃瓦,如同被镀上了一层黄金,在灿烂的阳光下放射着万道光辉。

百官尽皆跪倒在地,一个个满怀激动泪流不止。这是个好兆头,这预示着大明帝国将光耀千秋,将成为这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

告祭太庙之后,厚照召开了内阁会议,会议上提出的所有议事内容,在无人反对的情况下顺利通过。

首先就是正式推行军衔制,大明全军和所有官员换装新军装和新官服。酷5匠%`网#+永V久;…免T费看…小(说

大明帝国的官服规制,依旧沿用过去那种高冠博带的样式。只是面料更加考究,而且按季节分成冬、秋、夏装,剪裁也更加合体,穿在身上甚是潇洒。新官服不仅好看,而且也是汉家文化的具体体现,所以一经制作出来就被冠以“汉服”称呼,成了大明标准的礼服样式。

文官宽袍大袖是可以的,也符合这个时代的特点。军人就不同了,让将军们上朝的时候穿上宽袍大袖的官服,显得有点不伦不类。这也就是历代文官看不上武将的原因,因为这个时代武将大多身材高大壮硕,穿上宽袍大袖的官服,不仅没有那种彪悍的气质,也没有文官的潇洒飘逸。

厚照深知军装对于军队的意义,那不仅可以使军队整齐划一,也是军人荣耀的具体体现。因此厚照决定仿照现代华夏军服样式,为全军换装。

新式军服分为常服、作训服和军礼服三种。将军们上朝的时候必需穿军礼服,平时视察部队和没有作战任务时要穿常服,而作训服就是作战时的穿着。

大明帝国军服分为近卫军服、陆军服、海军服、炮兵服四种。近卫军服以正红色为基调加上军衔和所属部队标志;陆军服以棕绿色为基调加上军衔和所属部队标志;海军以上白下蓝为基调,加军衔和所属部队标志;炮兵是以黑色为基调加军衔和所属部队标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