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货币之用(1 / 2)

加入书签

没有建立金钱观念的徐永宁,自然无法理解朱见济的观念。

金钱是好仆人,也是坏主人。

挠了挠头,徐永宁问道:“可这个有用吗?”

“有吧?爹爹和娘都说有用。”

朱见济将爹娘搬出来,自我肯定。

闻言,徐永宁也点头肯定道:“那应该有用。”

厅堂外的两小儿讨论着金融大业,而在后院,耿氏则是拿着银币仔细辨别。

“这何止值千文,多一些都值得。”

耿氏敲动两枚银币,欣赏着清脆悦耳的声音。

身为权豪势要之家,国公府花的多的也是银子,这也是朱祁钰为何从银币先开始,而不是铜币。

军费开支、官僚俸禄、宫廷开支、官僚机构行政开支,是朝廷投放货币的主要形式。

以往,钱币会通过这样的方式,先流入统治集团人手中,然后再以购买、消费、雇佣等等,慢慢流入到民间百姓手里。

而回收就是通过税收或者罚俸抄家。

所以,这权豪势要之家在某种程度,还有着银行发行货币的作用。

朱祁钰要是想让银币能够流通,那么这些人是绕不开的。

如果不能从他们手中回收普通银子,那么货币政策就是无本之木,根本无法长久。

也正是因为这样,历代皇帝都会将权豪势要之家往京都迁移,可首善之地,并不是大明最富有的地方。

人在京都,身居要职,反哺宗祠之地,是现在很常见的事情。

这便是所谓的藏富于民,大明的银子就在这些人家里的地板之下,猪圈之中,深埋着当家产用。

“便值那千文。”

汪招娣坐着,双手习惯放在腹下,微微笑道。

“那妾身可舍不得花,这银币之精美,远非以往钱币可比拟。”

耿氏也是调侃着说了一句。

“戥子用银不易,铜钱又太小,像那内衣,一套就要几十两,夫人该花还是要花的,往后店里可能就不认碎银子了。”

汪招娣看了吴太后一眼,莞尔笑道。

闻言,耿氏挑了下眉,目光再放到银币上。

按皇后殿下的意思,就是自家以后的碎银子,就不能在皇店买东西了。

而皇店不收银子,那么其他商户也会随之而动,就算他们不愿,那还有商税大棒挥下。

这才是铸币主权的象征,最高权力的体现。

“那自然是极好,腰间左边别着个小秤砣,要多麻烦有多麻烦,还要怕人家剪多还是剪少了,可是,妾身不知,要去哪里换银币?”

耿氏眉眼笑开,主动问起银币兑换。

这银币和银子对于国公府的区别并不大,明白了圣人的意思,耿氏自然会把握机会。

将门就是将门,耿氏知道,一些勋贵会盯上银币这块肥肉,但是徐国公府,看重的只有战功。

先辈给他们换取的开国之功,荫妻蔽子之下,几代人都败不完。

当然了,除非像英国公府那样,没有眼力见。

开国和靖难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而圣人有意向她透露,便是想让国公府配合,耿氏心知肚明,再加上,定国公府也没有丝毫损失。

钱这种东西,对于国公府来说,就是一个数字,只要不想造反,银子和银币是没有区别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