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深度贯彻(1 / 2)

加入书签

圣人出现在西城,并且受到了百姓最真切的欢迎。

各种解读都有,但越往深处想,越是难以揣测。

但是,对于外地官员的威慑,是实实在在的。

以前的皇帝待在皇宫之中,就算在京城,百姓都不知道皇帝是谁。

或者,可以说,谁当皇帝,对百姓都不会有什么巨大的影响。

现在光是待在人群中,谁都生不起反叛的心思。

毕竟如果反叛,都不用护卫出手,百姓都能直接将他们撕碎。

胡志和看着身边人的狂热,似乎能理解,为什么圣人不直接开放沿海了。

相比盲目开放一个不好控制的地区,还不如在自己眼皮底下尝试新制度。

这样也可以将损失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站在黄镐身边的香卡,远远看着圣人,踮着脚,昂着头,口中还不断说道:“那就是大明的至尊?没想到这么年轻。”

说着,她看向黄镐,再左右看着四周的百姓,继续道:“而且,还这么受拥戴。”

闻言,黄镐点了点头,笑道:“为夫虽然不曾经历保卫京城之战,但是近来也听说了不少。”

目光同样看向圣人,抿了下嘴,道:“力挽狂澜的不仅是于尚书,若不是陛下,也不会有现在的京城。”

袖中的手掌握拳,有这样的圣人,确实足够自己为之付出努力。

“确实。”

一道声音从黄镐的身边响起。

黄镐转头,便看到一个面须微微发白,却腰背直挺,整个人站着,就像一根十分有韧劲的竹竿。

“王大人。”

这是他的顶头上司王翱。

王翱看了黄镐一眼,似乎是满意地点头,笑道:“好好干,某听说过你,某也和你一样,不要在意外放,外放才是挑战,才是机会,要把握住机会。”

“下官知道。”

黄镐先是怔了一下,然后躬身行礼。

在看到眼前的场景之后,黄镐其实也明白,相比在京城沉沦,在外地做出成绩的官员,更有机会升迁。

大明一直有外放年轻官员锻炼的传统,特别是文官,上山下乡在太祖时期是常事。

可是,渐渐的,不需要了,走走关系,送送礼品,只要让上面的人看见,那升迁就是稳稳的事。

之前是王振,而现在,那个代替王振的人还没出来。

朱祁钰和百姓唠完嗑,又视察了仅有几人值守的制衣坊,还有去学校查看一下空荡荡的教室。

其实,这次朱祁钰出来也没有用多久的时间,到处走走看看之后,就回到了景仁宫。

虽然没有心中逛街中的样子,但是出去一趟,众人也觉得身心舒适。

街道的红灯笼,竖在房檐下的国旗,出了景仁宫,过年的样子到处都可以看到,并非只有人潮如织的商业街才能感受过年的味道。

而朝臣们在圣人这次出行之后,走动反而少了许多。

新年的第一次朝会在迫近,衙门也开始上班,堆积的事务需要开始处理。

年味不会持续很久,也就两天后,工厂开工,学校开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