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左右为难(2 / 2)

加入书签

时钟滴答,光线渐暗,曾梦书才放下吉它,打开电脑,调出了几个失踪儿童的档案。苏贸的照片让她呆了好一会儿,然后她狠心关掉了那张照片,点开了一个非常帅气的孩子的档案。

这个孩子叫乔恩,家庭环境不错。他的父亲是做药材生意的,生活优裕,按照道理来说,他的安全系数很高,是比较不容易受到犯罪分子攻击的人群。

他的失踪也挺奇怪的:那一天,母亲带他去买菜,到了菜市场上,有两个外地人围了上来,对他母亲说给十万,把儿子买给他们。乔恩家根本就不差那十万,就差也不会卖儿子。结果突然有人从后面给了乔恩的母亲一棍,她当场晕倒。

等她醒来,儿子没了。

曾梦书对着电脑咬牙切齿,每过几秒才在电脑上打下几个字。很显然,那些绑架儿童的罪犯真是嚣张至极,居然敢在闹市犯下如此罪行。他们犯罪的动机当然不会是传宗接代,而是为了钱。孩子在他们的眼里,就是交易的货物。

从苏贸的事情来看,他们抢到孩子后坐车到了东浮市,然后很快就把孩子们出手了。以他们开给乔恩母亲的价钱来看,每个孩子都价值不菲。

黑夜中,曾梦书似乎听到了罪犯讲话的声音:“这只是生意。”

真的,对他们而言,这只是一笔生意。但是对失踪儿童的家庭而言,这绝对不是生意。

罪犯在第二次犯罪时,被当地群众追赶,他们杀死了孩子,扔掉了车辆,而且成功脱逃。表示他们的犯罪是有计划的,而且有不止一部交通工具。实施犯罪的人,冒险的成分比较大,可以相信这些人年纪不大,应该在二十五岁以下。而计划犯罪的人——也可能是接应他们的那个人,是这帮人的首领,他的年纪偏大。

仔细的思考一下,几个外地人到了宾江,他们必须得熟悉路线,计划出作案地点,找到藏身之处等等。极有可能有个当地人帮助他们。

这个当地人的情况可能有几种:一种可能是当地有那么一个年青人,应该有犯罪前科,他渴望挣大钱。在偶然的机会下认识了这几个人贩子,然后贪图对方的钱而提供藏匿、情报等等帮助。

另一种可能就是:当地的那个人,就是策划这一切的人。人贩子有车(挂的是外地牌照),目标很大,能够帮助他们隐藏的人实力很不一般。所以,那个人很有可能就是焦富勇。虽然说焦富勇地产生意做得很大,但不一定他的经济状况就非常的好。也许他需要一笔钱急用,所以重操旧业了。

虽然焦富勇自称三十年没有做过人贩子生意了,但这非常可能是他逃避法律制裁的措施,所以并不可信。

“其实还有一种可能,”蓝锦的声音突然从身后传来,“绑架团伙根本就是随机作案,他们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只要看到中意的目标就下手。”

曾梦书知道自己的犯罪心理学水平极差,但是目前的分析结果是她辛苦好久才得出的,怎么也要据理力争。“我觉得这种可能性很低,主要原因就在于,对方对目标是有选择的——他们只绑架深蓝儿童。通常情况下,犯罪表现出精心挑选目标,那么也就可以排除随机作案的可能了。”

蓝锦点头以示鼓励,“不错,你的分析很对。我故意说了个错误的答案,就是想看看你有主见没有。你表现得很好——把这份分析报告抄一份给我吧。”

曾梦书一下子红了脸,“我的字……很丑。”

事实上,蓝锦自己也常用电脑,但是现在她想培养曾梦书的服从性,所以要求曾梦书必须把电脑上的分析结果抄一份给自己。

尽管一千个不愿意,曾梦书也只能愤愤不平的抄作业。

闲话少说,蓝锦带着黑皮一连三天都在外面调查,而曾梦书则留在宾馆做些文字工作。当然以她的个性,肯定是吉它弹个够之后才开始工作。

经过调查,东浮市确实有一家阿克夏农庄,掌管农庄的是应阿凤女士。这个女士在地方上是一个有名的慈善家,一生都在救助孤儿。当然了,只要她没有被立为典型人物,一般新闻媒体是不会采访她的,所以外界对她知之甚少。

在东浮当地人心中,应阿凤是一个菩萨一般的人,说起她来无人不佩服得五体投地。应阿凤青年丧夫,中年丧子,于是相信了佛家的因果学说,希望多做功德,下辈子投个好胎——很朴素的想法,却也很真实。

“应阿凤确实是个很正派的人,”蓝锦说,“当初给我们提供线索的那个骨科大夫,就是她供出来的人才之一。我非常希望应阿凤跟这个案子没有关联,虽然我经手的案子里面,也有不少是好人犯法。”

曾梦书嘿嘿冷笑,好象这案子跟她没有关系一样。

蓝锦知道这三天来可把曾梦书憋坏了,这姑娘本来脾气就不好,这时候正该给她点甜头,于是说道:“我们目前有一个机会可以正大光明的进入阿克夏农庄,因为应阿凤想给孤儿们找一个音乐老师。我们需要这么一个人,他必须懂音乐,而且没怎么在东浮露面。”

曾梦书一听,这就是专门为自己打造的机会啊,但是从前三天的经验来看,蓝锦一定不会给自己机会。她紧张起来,咳嗽两声以吸引蓝锦的注意。

蓝锦微微一笑,知道自己的计划差不多就要成功了,故意说:“这个人,黑波肯定不适合。我呢,认识的人非常多。唉!该派谁去呢?实在不行,我们就请刑侦局调个人来吧!”

曾梦书失望之极,委屈的说:“我就知道你看不上我,不会派我去的。完全不理会人家这几天多辛苦,笔都咬坏了好几枝。原来我这么没有用啊,我回去带韩萱萱去。”

曾梦书到底年青,她在失望之余会产生撂挑子的想法也在蓝锦的预料之中。只见蓝锦装出如梦初醒的样子,“哎呀!果然曾梦书才是最佳人选啊!只是……”说到这里,故意装出很为难的样子。曾梦书果然上当,着急的表态:“只是什么?你放心,我一定会努力做好卧底任务的!”

蓝锦说:“只是你性格冲动,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卧底任务非常凶险,一旦你暴露了,不但会危及你自己的生命,还有可能会让失踪的儿童受到牵连,他们有可能会因此丧命。”曾梦书对孩子还是比较心疼的,蓝锦抓住这一点,就是要让她收敛自己。

曾梦书严肃的说:“我一定会出色的完成这个任务,如果出现了问题,我就砍了我一只手!”“砰”的一掌拍到桌上,吓了蓝锦一跳。

蓝锦的目标基本达到了。

原来蓝锦使用的是心理学上的双重控制技巧,通常公司或者机构会用类似的技巧来训练新人。双重控制技巧的简单意思就是:左也不对,右也不对。无论新人怎么努力,选择认真做事还是消极怠工,主管对他一律表现出失望。经过一定时间的冷遇之后,新人会对自己失去信心,变得唯主管的意见是从。于是公司获得了一个听话的人,多少桀骜不驯的人,在公司里唯唯诺诺,都是这个技巧在起作用。

听话的人,未必是人才。但是蓝锦心里的好探长,前提就是一个听话的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