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不臣视察记(2 / 2)

加入书签

不臣在厂区里随便拣了几件成品铜器看了下,发现制造工艺都十分的精巧,一看就是名师大匠的作品,好奇之下他让小牛将那些匠人叫了来,亲口问询了一番。

答案让他有点不满意,这些金属器皿虽然都很精美,但是生产期却太长了,以一件最普通的铜器来算,一开始要先用至少一个星期的时间来制造蜡模,然后还要用失蜡法做成泥范,接下来才是铸造,铸造完成了还要打磨以及镂刻必要的装饰,就这么说吧,一件铜器就至少需要将近一个月的工期,这简直也忒长了!

“少主,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这里人多眼杂,没几个信得过的,咱们的速铸法如何能教给他们?”小牛苦着脸道。

不臣点了点头表示理解,在给了点打赏,打发走了那几个工匠之后,不臣便对将作监的其他从事金属制造的部门失去了兴趣,直接便让小牛带自己去看比较重要的木器院了。

木器院的情况还是比较让不臣满意的,不仅工人们的技艺都很精湛,连制造效率也很不错,特别是在工匠们答应使用不臣提供的度量标尺之后,不臣便决定将以后打造风力风车和水力水车的活计交给他们来干了。

木器院的院长听说有这么多活儿交给他们,顿时便有点犯难,毕竟他们这些工匠都是有固定工钱的,一个月干多干少都是那么些,一下子接手那么多工作怎么可能提得起干劲?

不臣知道他们心里是怎么想的,便提出了一个计件制的付薪方法,也就是说,木匠们完成的件数越多,拿的钱就越多,如果愿意加班苦干的话,还有加班费,验收过关的货多的话还有奖金,不过相对的,原本的死工资就没有了。

木匠们都算是勤快的劳动人民,在不臣这一大堆的激励措施下,顿时便士气大振,干劲十足,嗷嗷叫着要为不臣效命。为了不打击他们的积极性,不臣站出来讲了番话安抚了他们一下,并以他的人格保证,只要李铁匠他们开发的水力机械管用,就肯定将大半订单交给他们负责。

不臣这无冕之王都这么说了,这帮工匠怎么可能还满意,顿时便都交口称赞起了他。

不臣见把他们都安抚住了,便也再不浪费时间,在出了将作监,告别了小牛之后,就带着在在将作监衙门外等候的三十个NPC甲士奔西城外兵营去了。

北安府这地方尽管在不臣看来繁华程度也就那样,但是在出身底层的普通士兵眼里却都如花花世界一般,因此未免士兵们沾上不良习气,不臣可不敢像旧禁军那样把军营安置在城内,在将前阵子几位在“政变”中不幸遇难的重臣们的家产都接收了之后,不臣在城外专门划了块没收来的田地给新军做了兵营。

一路无话,当天晚饭之前不臣便到了自家军中。

老尤此时就在军营中,见他到了,连忙带着将校们来迎接他。不臣这次就没有再推脱了,十分心安理得接受了将校们的参拜——这些人都是吃他发的俸禄的,都是他的兵,他受他们的参拜再合理不过了。

尤承宗的兵基本都是从郊区乡村里招来的农夫大头兵,只有很少一部分是原来的禁军人马,而将则是他原来做进军教头时候的嫡系人马,这些人因为曾经跟随过尤承宗的缘故交了好运,在两月之前的禁军大遣散之时得到了留用,还纷纷升了几级官,原来是大头兵的现在普遍坐到了排长位置上,原来是小军官的现在都变成能指挥几百号人的副营官了(正营都是NPC甲士充任。)。

不臣详细的询问了一下他这支大军的训练情况,在得知现在士兵们都已经能够熟练的演练队列了之后,他对将校们的工作都表示了赞扬!

要知道招兵完成到现在开始训练才不到一个月而已,原本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农民的士兵们现在能熟练走列队,这一成绩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老尤高度赞扬了NPC教官们在练兵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声称只要继续练下去,他半年后就能带着这支军队去西北讨平流寇。

老尤的话不臣自然是相信的,不过出兵讨伐流寇这事他却还要再思量一下,毕竟,他现在虽然占了京师,但是东国的其他地方却仍然掌握在效忠云家的文官们手里,若是他去讨伐流寇的时候被人抄了老巢,那乐子可就大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