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 会战(25)(1 / 2)

加入书签

在经过紧张的准备之后,整个大军战线都向前压了。

和平虏军优秀的辎重和辅兵制度不同,山东镇和徐镇都是以大量的民夫为主的,战事将临之时,朱大典用总督大印行文各府州,紧急征调民夫听用。

现在济南和德州一线有不到两万人的战兵,但被征用的民夫人数,则是在十万以上。

古人行军做战,号称什么百万几十万的,其实越是人数动员的多,则用来在后勤保障上的数字和水份就越大。

“全斌,你看,跟蚂蚁群一样?”

在大军越过平原,德州在望的时候,整条道路上就越发显的拥挤了,大量的官兵和民夫拥挤在一处,彼此拥挤推搡,站在高处看的话,就真的如蚁群一般。

这种刻薄的评价用在友军上并不恰当,也就是曹庆这样的没脑子的才会脱口而出。

张全斌只是轻轻摇头,并不回答。

此次明军调集和牵扯,都是在崇祯十三年朱仙镇和松山一战后难得的大场面了。

孙传庭在河南的最后一战就谈不上了,朝中有识之士和孙传庭自己都知道,有败无胜的局面,根本没有机会。

眼前这场大战,全军上下都是士气高昂,对战胜敌人有着强烈的信心。

要知道,对面之敌可是女真八旗,回想明军从万历年间对八旗没有野战胜迹的事实,也就可以知道,眼前这高昂的士气是来之多么不易了。

这也是得益于这半年来山东镇和清廷派出来的山东巡抚朱大猷的博击。很明显,朱大猷这个前大明官僚实在太没出息,和胶东总兵柯某人一样,成了山东镇同仁们练兵的靶子。

半年多时间下来,一样打的是辫子兵,可是把山东镇的士气打了上来。

再者说,现在山东镇的主力前身有不少是顺军流贼,对东虏,越是接触的多的,比如辽镇和蓟镇的明军,可能畏惧心理就更强一些。

如顺军这种流贼,向来是提着刀子出来找活路的最底层的人,比起辽镇边军的社会地位和收入都是差的远了。

俗话说就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最少在山东镇这里,由于得到皇太子的物资补充和道义舆论的支持,整个军镇士气高昂,临清对面的明军人数并不多,搞出来的声势就很强大,弄的原本驻防八旗被从德州牵扯到临清,来回奔波,这一场大战,战斗力已经削弱了很多。

不管怎么说,眼前这些士气高昂的明军官兵,大约才是崇祯皇帝以前在调兵遣将时心中想象的模样。

如果是一副漫画来表达的话,以前的明军在自己和百姓心中的形象就是乞丐加强盗。

在皇帝心中就是兵强马壮的虎贲。

在敌人心中,就是一堆活动着的铠甲和兵器。

现在的情形,好歹是和当年完全不同了。

“两位标统好!”

正在两人观察的时候,有个青年军官骑马赶了过来,因为这个军官和随员都是平虏军的军服,所以张全斌和曹庆的卫士也没有上前阻止,等这个青年军官赶到近前,跳下马来,啪一下打在自己左胸,然后握拳直出,敬了一个漂亮的军礼之后,才笑嘻嘻的向着两个标统问好。

“白文路,是你小子?”

曹庆眼前一亮,上前一步,重重打在这个青年军官的前胸,打的对方一个后退,然后在脸庞上露出一抹苦笑来。

“曹标统,现在职下只是一个队官,只能任你老欺凌了。”

被打的青年军官是一颗银星,比曹庆和张全斌差了两颗星,应该是一个副营官兼队官的职份,按明军的制度,应该是一个守备千总。

显而易见,这是一个讲究衣着风度的人,深红色的军服洗涮的十分干净,胸前的勋标都摆放的恰到好处,和铜纽扣一起擦的闪闪发亮。

袖口上的火炮标志就是很明显的炮营军官的标识,藏青色的马裤浆洗的干净而挺直,最引人注意的,就是脚上黑可鉴人的黑色长皮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