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3章 迎接(2 / 2)

加入书签

四个人是投降的人,不敢在刘修的面前摆架子。

他们派遣家族的人防守,的确有功,但如果没有黄忠,也难以守住吴县。

刘修对于四大家族,颇为赞赏。

如果吴县遭到攻打,而张昭带着人撤离,吴县丢失后,影响会很大。

如今守住了吴县,吴郡的大局就不会受到影响。

刘修看向黄忠,道:“汉升,此番多亏了你。”

黄忠抱拳道:“大王谬赞了。末将有功劳,但如果不是张公等人誓死抵抗,恐怕末将到了吴县,即使夺回吴县,那也是一片残骸废墟了。”

刘修微微颔首。

这一战,少了张昭等人不行,但少了黄忠也不行。

刘修话锋一转,说道:“此战诸公的功劳,本王自有安排。张公,关于吴国各郡各县的官员,你有何看法?”

这一问题,涉及的是官员的调整。

吴国归降了,官员必定会调整,否则刘修难以放心。

只是怎么调整,又是极为重要的。

张昭抬头看了刘修一眼,他心中思虑着,刘修这是真的询问,还是另有意图呢?

刘修说道:“尽管说,本王想听听你的看法。”

张昭听了后,深吸口气道:“大王,老夫认为吴国官员的安排策略,应当是郡一级小调整,县一级大调整。”

刘修问道:“此话何解?”

张昭解释道:“吴国各郡,虽说地方不宽阔,不能和楚国、魏国相比,也是下辖几个郡。”

“如果要撤换所有官员,楚国方面,恐怕一时间无法抽调这么多人。”

“而且全部更换,也容易造成动荡。”

“所以老夫的建议是,原吴国郡守一级的官员,在吴国各郡范围内交换。”

“如此,他们的反应不会太大。”

“至于县一级的官员,这是根本。为确保各县都在大王的掌控中。老夫建议,从楚国抽调各县能力出众的县令,全部和吴国县令交换。”

“吴国的县令,去楚国做县令。”

“楚国的县令,到吴国各县做县令。”

“如此,各郡的太守虽然还在吴国,但实际上,对县一级的掌控会削弱很多,而大王能直接掌控各县。”

“时间一长,各县心向大王。而进入楚国各县任职的吴国县令,很快也会被同化。”

“至于小调整的太守们,小范围调整后,再缓缓调整即可。”

张昭侃侃而谈,说了一个大体方针。

刘修听完后,眼睛明亮。

张昭的建议很不错,如此安排,刘修就能在短时间掌控吴国各县。只要平稳过度,吴国的各郡很快就全部心向刘修。

刘修夸赞道:“张公不愧是孙氏的老臣,能力出众。张公的计策,本王采纳了。”

张昭道:“大王圣明。”

刘修心中思考着,道:“张公才能出众,便调入楚国中枢任职,担任楚王府长史吧。张公可愿屈就?”

张昭拱手道:“老臣愿意!”

楚王府长史,是接近刘修核心的官职。

虽说,这暂时不是楚国的核心中枢,但这是楚王府的核心。

只要他在楚王府立足后,进一步成为楚国中枢的大臣,那就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陆绩、顾雍、朱治等人闻言,都是欣羡无比。

张昭可谓是一步登天了。

不过想一想,也不奇怪,张昭辅佐孙氏两代主君,在江东立下汗马功劳。

归顺刘修得到重用,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刘修说道:“张公,吴国官员调整的事情,就由你亲自负责。需要调整的地方,直接找蒯良、伊籍即可,他们会协助你的。”

“喏!”

张昭拱手应下。

刘修的目光,落在了陆绩、顾雍和朱治身上。

张昭有所赏赐,陆绩、顾雍和朱治自然是不能漏掉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