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二五减租(1 / 2)

加入书签

几经周转,高振顺利的回到了广州,来到大元帅府述职之后,就和胡汉民、廖仲恺等人闲聊起来,秘书知趣的给三人倒好茶便转身带门而出。之前几人已经知道了高振被总理召见到北方的事情,没有过多的疑虑。

廖仲恺坐在沙发上,悠闲的端起茶杯,打开茶盖,细细的品味了茶香之后对坐在对面的高振道:“忠革,总理这回让你北上,据我们分析更多的是想了解吉安的大经过。不知你准备的怎么样了?”

这番话是廖仲恺思前想后,根据自己敏锐的政治直觉分析出来的,可以在隐约当中提醒高振是谁让他跑去北方的。

高振大概也能估计出廖仲恺的心思,笑了笑道:“总理有命不敢不从,准备的倒是差不多了,赣南那边的事情差不多也安排好了,都扔给择生了。”

胡汉民打着哈哈,对于赣南自己虽有兴趣,却也知道那里跟铁板似得,除非你跟农会能穿一条裤子,不然别想插进去。不过对于总理为什么要召见高振,他有着自己的看法。在他眼里,估计是总理看重这个年轻人,欲要提携二字。

“对了,忠革,赣南的经济恢复的怎么样了?难道农会方面一定要这么限制么?”廖仲恺听到高振的回答,好奇的问道,对于上回的议案,他还有许多地方想跟高振好好谈谈。

看着廖仲恺在自己面前的态度,这道这个省长在这方面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高振便解答到:“赣州恢复的不错,我回来的路上注意了一下。吉安刚开始,还不能肯定。至于农会方面嘛,如果他们发展农业经济我们一定会支持,如果是作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产物,我们的要采取诱导措施,防止他们过激而破坏了农业生产。其实批来批去还不是一回事,对于农民而言吃的饱饭才是最重要的。我觉得我党面临的决策问题就在于如何能够让老百姓安居乐业,不然即便我们统一全国,也仍不了弱国这帽子,民富国强才是真道理。”

“展堂兄和仲恺兄都是咱们广州政府的负责人,你们看,白了我们国民党和**之间的关系其实就是一个执政党,一个在野党。不管是谁主持政权问题,民生这方面问题都必须要解决。虽然我党提出了‘平均地权’的口号,但是经过赣南一行,我觉得我们在这方面的确没有人家**做的好。我党提出的口号界定太过于模糊或是宽泛,基于这种界定,我们的政策也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过于模糊不清,难以执行。我倒是觉得这个这个问题还是需要具体的研究一边,不然我们还是如同原来一样,改善民生的政策和措施,让它有效地结合起来。”

胡汉民一听来了精神,一直以来总觉的自己这个代元帅做的不够格,这回高振出具体的意见,如果可行的话,等孙中山一去,从名从权上来讲,自己不都是一把手了么。

“忠革,你来看,你是怎么认为的。”

高振对胡汉民了头,又看了廖仲恺一眼之后才张口道:“其实我在赣州和吉安不过是一个尝试而已。个人觉得这方面关乎到我党存亡的问题。”看到俩人皱起了眉头,赶紧接着:“别着急,我给两位慢慢讲。我们先看最基本的一,就是如何让最底层的民众能够活下去,也就是西方主流国家到的,社会要保证每一个社会成员‘能够像人那样有尊严地生存下去’,这和总理提出的‘平均地权’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只不过是针对不同。这方面我们想要做到最低生活保障状况,除此之外还应该有最基础的公共卫生和住房保障。如果在一个执政党派的管理下,他的子民依旧和原来一样,过着三天两饱的日子,生活水平没有任何改善,可想而知这些市民是如何看待这个执政党派的了。”

“但是问题来了,如何‘平均地权’?根据初步的统计,现在我当恐怕你管制区域内,地主富农占农村人口的15%左右,而zhan有的土地却高达81%,这种兼并的土地集中情况让人感差诧目经行。就算我们没收了所有的土地,统一了地租,仍然不能够解决农村人口手里没地的问题,可以我党除了两条路,其他的根本解决不了实质性质的问题。”

道这里,高振不由得叹了口气。之前他想过让地主乡绅出来出钱修建工厂,但人家凭借着手上那几亩地,在家里躺着就能够吃喝不愁,对这方面根本没有太高的兴趣。就是连跟农民谈能不能在他们的土地上修建工厂,到时候让他们来工厂上班,农民都表示反对。又何谈穷的快挡了裤子的政府出钱举办大规模的工业运动,来吸取剩余的劳动力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