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东征(1 / 2)

加入书签

“总理,根据情报,陈军兵分主要分为三路:第一路为林虎部,目前集中于博罗,兵力约为万人;第二路为洪兆磷,集中于石龙、石滩一带,兵力约1万有余;第三部叶举部,惠州、淡水、东莞一带,兵力较弱,约为7千人左右。另外陈炯明还带有7千余人盘踞在吕田、粮口一带。……”

高振拿到广州战局的报告之后,琢磨了一番向病床上的孙中山先生介绍了一下,这次东征是孙中山北上以前就开始着手布置的了,但内定东征主力滇军和桂军百般推诿,独立团又在赣南整编。故而广州也是军事会议连开了数次,部署和调整,却依旧没有真正的施行起来。而现在的局势,已经不是光靠军饷、武器等诸如此类的借口可以搪塞过去的了。

“现在陈炯明已经开始向广州进发,这场仗已经不能避免了。我对于军事懂得不是很多,还是让忠革介绍介绍吧。”一旁的汪精卫道。

孙中山躺在病床上,对着矗立在自己面前的高振头,示意他接着下去。

“总理,自唐继尧和陈炯明通电之后,广州的形式已经紧张到了极,而对于他们,无论我党人士还是GCD或是苏俄顾问来,都是深恶痛绝的。但是我不能否定有些部队和他们之间暧mei者大有人在,当然也不乏态度坚决者,真正让人琢磨不定的应该是滇军和桂军。”

“同时我们不能忽视加仑将军对于此次东征的作用,总体上来,东征最后胜利者定属于我们,而是否能够快速的歼灭对方有生力量,不仅要看战前战术部署,更多的是看我军阵前指挥的临战能力。从今日传来的电报看来,并不理想,例如李宗仁将军便是坚决服从大元帅的命令,区级唐继尧,却也要求援助。这个援助部队什么时候能够赶到,将会影响整个广西的战局走势。”高振侃侃道,对于这个求援,他也颇为担心,如果来晚了,即便去了也没有任何作用了。

“那么,忠革,你觉得怎么做比较合适。”孙中山对于高振的分析比较赞同,虽然对于军事不是很懂,但也知道他所言非假。

“总理,学生认为应该吧全权交给胡代元帅,如果我们想通过远距离遥控的话,效果不会很好。不如把所有的指挥权交给前方,以我们革命政府的军事力量和苏俄的理论相结合的话,歼灭陈炯明的部队只不过是时间问题。”高振表示到。

而正在广州,胡汉民、廖仲恺、杨希闵、刘震寰、谭延闿、朱培德、廖仲恺、蒋介石及苏俄顾问加仑等人也正在做着战前会议。遇到的问题和高振分析的并无一二,先前滇军及桂军的推诿众所周知,而杨希闵和刘震寰先后以装备不足和索要军饷把胡汉民气的差吐血。

现在不战则亡,胡汉民对于俩人的怨气也快天了,没好气的道:“现在陈炯明打过来了,不打则亡,我不懂打仗,你们吧。”

话音一落,一片沉默,杨希闵和刘震寰已经是破碗破摔,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谭延闿和朱培德多少也感到一些无奈,他们主要负责的是湖南的赵恒惕,而独立师派出的代表已经先前表态,只能派出一个南洋支队。所以大家把更多的目光放在了许崇智、李济深等人身上。

许崇智也没有多少注意,虽然想打,自己的粤军实力也不弱,可惜却分散在广州各地,需要集结的时间。李济深的部队多在西江,梁鸿慨则是在开平。现在广西李宗仁已经发来了求援,不能不管。不然李宗仁一旦兵败,唐继尧顺流而下,广州就有被东西夹击之势。

胡汉民也能大体的猜透他们的心思,看到众人没有人话,于是道:“别的暂且不论,江西的事情你们决定怎么解决。看吧。”

语气虽然平淡无奇,却不能掩盖住内心的焦急。

“那还用,派兵支援,要是都不去的话,我去!”滇军第二军军长范石生一直念念不忘的就是打回云南,尤其是在唐继尧杀掉自己的好友之后,这笔账他已经惦记了很久。

“就你那人?”桂军总司令刘震寰撇出一句,众人也都知道他和范石生之间的不合。

“人少怎么了?比你窝在这里强多了。”范石生闻言也不反对,直接回仍一句。

胡汉民赶紧插嘴道:“刘司令和范军长息怒,此乃我党之大计,还是放弃前嫌,不如这样,让独立师的南洋支队和范军长的部队组成救援部队一同前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