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会议(一)(1 / 2)

加入书签

路上,高振一边听着辛可竹讲解上海和广州发生的事情,一边观察着街道上无处不在的口号标语和大幅横幅,上面无不写着“打倒帝国主义”这样的口号。不时间,还能够遇到几名青年站在道路旁边,对着几名市民激情的演讲。

“看报,看报,上海发生五卅惨案,英国提出外交照会,**发表告民众书,国民党中央召开紧急会议,北京政府……”

高振刚听完辛可竹讲解完,正好听到沿街叫卖的报童在吆喝的声音,立马被吸引了过去,对于五卅惨案,他只有模糊的印象,觉得不能够光听辛可竹一人之词,还是看看报纸上登录的各方反应。

“给我来两份。”高振递着钱低沉的对报童道,报童很利落的将报纸递给他们后,转身又开始沿街叫卖,不少观看游行的市民也在争先恐后的买着报纸,迫不及待的想要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高振把一份报纸扔给李志后,很快看完报纸上的内容,上面不但报道了五卅惨案的具体经过,还讲述了一个事实,那就是英军曾向游行群众开枪,而北京的北洋政府在收到消息后就像英国公使团提出抗议,有些细节是辛可竹没有讲到的。

“高将军,为什么你看完以后连一反应都没有呢?”辛可竹看到高振看完,丝毫不显得愤怒,有些不满。

高振把自己手上的报纸交给警卫,示意边走边:“你看,路边的行人摇头激愤,但是我现在过去跟他们,当兵,跟我打过去,他们有几个人会义愤填膺的同意,这个值得我掂量一下。其次,我作为一名军人,统帅数万的部队,不光要考虑到自己的心情,更多的是要为我手下的士兵着想。如果我现在像你期盼的那样,带兵打过去,1这个数字会变得多大,值得我去思量。”

完,高振深深的叹了口气,当初选择回来的那股子热血已经快被这段时间的勾心斗角给消磨光了,其次也是对这类群众运动有些失望,于其义愤填膺的喊着口号,为什么不能够选择当兵来保家卫国呢?到底什么样的人才是革命青年或是革命人士,看来许多人对它的解释有着数不清的分歧。

“广州还是有许多有志青年愿意当兵的,高将军。”辛可竹似乎对高振的话不满。高振顺口答道:“不要忘记中国的总人口有多少,如果只依靠广州就盼望革命的成功的话,那么你们太想当然了。”

辛可竹对高振的回答有些意外,这么长时间以来,革命不都是在依靠广州么?而且近来取得的几次胜利也都是广州的革命士兵抛头颅洒热血还来得,他也在其中,怎么能够这么轻易的否定自己呢。

“你对五卅惨案怎么看?”高振问道,这时候离大元帅府只有一段路程了,游行队伍的声音也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充满激情,像是要把心中堆积的怒气一把火的在大元帅府前面,来迫使大元帅府做出举国欢庆的抉择。

“我么?高将军怎么看才是主要的。”辛可竹没有回答高振的话,反而关心起高振的看法。

“这你就错了,我的看法无关于大局的发展,如果连你们这些经常参与革命发展的社会青年对于这种事情也有着错误的认识的话,那么你们向别人宣传的时候,自然而然的也在宣讲错误的观念,这样的恶性循环下去,你觉得是对革命事业有好处还是有坏处呢?”高振回答道。的确,高振回到这里后虽然不会过多的关心这些年轻人的活动,但是偶尔的瞟上一眼,就能够发现许多问题。这几天传来的信息来看,各组织估计都快认为“革命”这两个字是就是“党争”,无论是谁,在宣传革命的时候,多多少少的都扯上了这个问题。尤其是以黄埔军校的这批学生为主,从这次游行中就能够发现众多的学员在其中,甚至有些人竟然是刚刚步入军校的黄埔四期学员。

“我们的观怎么错了!请高将军出一二,不然我也要当面批斗你。”辛可竹十分不客气的表示道。

“好吧,就拿你们这次游行来讲,反帝口号喊得再强烈又有什么用呢?我看不止是我,就是有些市民也都听腻了。你们倒不如宣传加入革命军,发展工业等等具体方面的东西。为什么我反对罢工,单密约之前的一个月里面,工人竟然用一个星期用来罢工,而不去工厂做工。动不动就对工厂主抗议,请问这个工厂能够维持多久?每倒闭一家工厂对于革命政府脆弱的工业都是一次重大的损失,难道是你们上缴税收来维持政府训练新兵不断的去和军阀斗争么?不见得吧,喊喊口号谁都会,真正的拿出东西来才是实际,才能够让人信服。”高振就像是吃了苍蝇屎一样的对这种形式的游行感到厌倦,从来没见到过有这么多人为了革命而拿起封存在仓库里的武器,却往往能够看见众人为了一些虚无的口号而抒发着内心的激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