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会议(三)(1 / 2)

加入书签

鲍罗廷从北京回来后,依旧住在那座着名的鲍公馆内,自从孙中山先生去世后,他在广州的政治地位不降反升,家里经常人满为患。一开完会,他就怒气冲冲的带着一同参加会议的周主任和加仑顾问回来了鲍公馆,在那里还有谭平山、陈延年、邓中夏等人。

众人一进书房,鲍罗廷就开始宣泄着他在大元帅府里受到的气,主要还是来自于高振的那一番质问。这让不明白缘由的几个人感到奇怪,纷纷把询问的目光投向了周主任。周主任叹着气看着正在宣泄的鲍罗廷,低声给几人讲述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加仑顾问也十分生气,尤其是对高振。他是广州政府的军事总顾问,针对的就是军事问题。然而这个独立师从来没有听从过他本人的制定出来的计划,也同时感受到了德国顾问团施加给他的压力,为什么,因为人家独立师每次都打赢了,而且不光是打得漂亮,自身的损失也很低。

鲍罗廷的气氛也是来自于高振今天的挑衅行为,他是政治总顾问,在革命政府这个仿照苏俄党指挥枪的地方,他的地位远高于高振这个军人,而他知道高振从来不曾正眼瞧过他一眼,只让他极为的不满。几天的质问也是如此,不禁破坏了自己原先的计划,甚至还让自己在众人面前丢了个大脸,自己以后的地位也会受到波及。为什么?看看别人在听过高振的话之后的表示就能够明白,如果他们不是赞同这些该死的发言,怎么会避重就轻,忽略掉高振的这种“以下犯上”。

待鲍罗廷发完脾气之后,众人早已就坐。

“同志们,就在今天,我们的工作受到了严重的抵制。而抵制我们的人,一直就是我们的敌人。”在座的人都注意到鲍罗廷话时候的语气强烈。

“先一下政府的事情。汪同志今天提出了成立国民政府的事情,经过探讨,我们均认为成立国民政府的时机已经到了。几天之后,国民党将会召开中央常委会,在这个会上将讨论国民政府的组织条例,而这个总纲领将会由我们的陈同志起草。”

鲍罗廷的这段话并没有引起什么波动,在座的众人除了他和加仑顾问,其他人均是**高级干部,而且他们也在国民党当中身居要职。鲍罗廷开始讲话之后,他们更关心的是如何反击那些“极右”的言论,在经过周主任的转述后,他们对此极为愤慨,如果不是自己等人需要服从党的命令,估计早就冲出鲍公馆去找那个人当面对质一下。

“以后国民政府将采取主席制度,下割三个部:外交、财政、军事;另外还要成立军事委员一边对军队实行领导。”这个军事委员,其实也是仿照苏俄的军事制度,以便从体制上保证党指挥枪。对于这所有人都明白,也不需要鲍罗廷解释。

“所以大家现在先讨论一下,组建政府的时候,我党要争取到什么。还有就是军事委员会方面,我们不能够忽视。”鲍罗廷的话一讲完,众人都明白了,鲍罗廷真正想让大家讨论的就是支持谁这么简单。

按照苏俄制度,党的主席是军事委员会主席的当然人选,其他的也是重要的政治军事领导人,目前广州的政治领导主要是三个:汪精卫、胡汉民、廖仲恺;军事上主要是:许崇智、谭延闿、高振;其他的还有朱培德、程潜、蒋介石也算是次一等的,再下面就是李济深、李福林等人了。这就不免让军事委员会的组建有些难办,尤其是地域划分更为复杂:代表粤军的许崇智、代表滇军的朱培德、代表湘军的谭延闿、程潜、代表党军的蒋介石和代表了独立师的高振。以实力论革命政府军队中,实力首推的是许崇智,尤其是他在收编了大批陈炯明余部之后,粤军的实力迅速跃升为各军之冠。其次就要数高振的独立师和谭延闿的湘军,这二者在人数上不分上下,实力上,独立师颇高一些;再下来就是数蒋介石的党军,它成立的时间最短,在平定了杨刘之乱之后才刚成立了第四团。然而有一是让独立师和党军鹤立鸡群的,首先党军,它的主要优势体现在政治上,其中下级军官全是黄埔军校出身,政治觉悟高,部队战斗力也强;而独立师,他的所有军官全出自于那个内部的军校,对于他们的实力,光从他们加入的几次战斗中的表现就能看出个一二。而且最近他们又先后组建了一些列的组织,潜力应该和党军持平,然而在政治方面,他就有所不如了。这归咎于高振和苏俄之间的等等矛盾,让他在发展上受到制约,而这种制约的范围又很难的清到得明,因为人家已经开始实行了自己的一套系统。

“各位,我党一定要参加到政府当中的,不过军队方面,他们一直不愿意让我们插手。”谭平山担忧的表示道。

听到他的话,周主任和鲍罗廷心中都在摇头,谭平山的是实话,国民党方面的确不愿意让**插手军队,而且现在又表露出了不希望**参加政府,而是想独立执政。

果然,陈延年皱眉道:“他们的确不想让我们插手军队,可是他们总不应该不希望我们参加政府吧。”

“从今天的情况来看,延年同志的担忧是存在的,在大元帅府开会之前,胡汉民曾经跟我过就目前的局势下,**员参加政府并不合适,容易受到他人的职责。这我能够理解,不过国民政府也是在国民党的指导下进行执政,所以我们**员参加到国民党中央就行了,这方面不用太过于僵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