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整顿(完)(1 / 2)

加入书签

北京最早于隋朝(公元581年—618年)称北平(见《隋唐演义》当中称罗艺为北平王,即北平王罗艺--罗成他爹),后于147年作为明朝的都城改名为北京,北平早于北京近60年。

民国时于198年6月0日又改为北平市。

日伪政府于197年l0月1日又将北平改为北京,但实际上并未得到中国政府和广大人民的承认,北平的名称在此阶段仍在延用。

1945年日寇投降后,又改为北平。

直到1949年9月7日将新中国的首都定在北平后,才又将北平改为北京市。

因此,198年6月0日到1949年9月6日这段时间,称北京为北平是准确的。

先回答一个书友的指责,好了,大家看书吧。

“师长,已经按照您的要求,给各大报社发出邀请函,获得允许的报社都会在明天上午十来到营地,听取独立师对于今天此事的道歉,不知道到时候您是否会出席?”

“不用了,明天还是由你来担任新闻发言人。”

“是。”

“要记住,等你代表独立师对于此事道歉,向记者呈报完证词之后,再向他们告知独立师的处决,别的就不要多了。”

“放心吧,师长。”李志头回答道。

第二天一早,高振在仔细的翻阅了整件事情的调查报告,结合了同在的两个团长的处理意见,便把它扔给了李志来处理。事端的引起者张杰和王汉民降为一等兵和十天的禁闭,其他人一律为五天禁闭。这些处罚严重或者敷衍与否都谈不上,只能,高振认为这种事情只值得如此惩罚。

等安排完这些,高振开始翻阅一早被参谋处递交过来的报纸,一看,上面还真有关于这件事情的报道,当然有些言论也让高振气的不轻,直接把报纸一扔,来了句“扯淡”。

李志出去负责新闻发布会的事宜,而高振却召集了所有连级以上军官会议,宣布对这件事件的处理。当着全体军官,他不再像以前一样坐在椅子上发言,而是郑重其事的穿上将官服,站在众人满前,不紧不慢的道:

“昨天,我们独立师的放假官兵在城里和一些游行的民众发生了口角,从而爆发起一次群殴。这种事情,你们已经见怪不怪了,对方主要依旧是黄埔学生,我只能,这种事情不用太过于放在心上,记住了就行。不过有一个组织,值得你们去注意。”

“一直以来,我军都是在战场上来证明自己是否是革命战士,这一方面不仅仅是我军,军官团和士官团的条文中也是这么要求的。我们也从没有愧对过这四个字!但是从民众的眼光当中,他们看不见这些。为什么,因为我军从来就是一支严格律己,充满神秘感的部队。两个团体也是如此,至少收内部人员加入。”

“但是从今天开始,将会有一个改变,那就是军官团和士官团将要组建成报刊,向外界宣传我们内部的一些英勇事迹,而军营,也会在每周日定时向民众开放,来增加他们对我们的认知。这方面,你们有没有什么建议或者是问题,可以向我当面提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