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刺杀密云(一)(1 / 2)

加入书签

数日以来,高振一直在努力的回忆历史,关于这次的暗杀行动到底会不会成功?难道名单上的这些人都会死么?不,至少从自己了解的历史上来讲,不会这样。蒋介石不可能死,周主任更不会死,孔祥熙也不会,汪精卫要是能够死了的话那就没有后面的伪政府了。可是到底会有谁?高振拿不定主意,他不知道因为自己的出现会间接的导致谁离开原先历史设定的道路。然而这次的暗杀和以后的4.1有什么牵连呢?

分析来分析去,廖仲恺被暗杀的念头在高振脑子里面徘徊开来,谣言中,首当其冲的就是他。但是他死了,对谁有好处呢?汪精卫么?不应该,如果没有廖仲恺的帮助,他很难能够做的安稳。他的敌人应该是胡汉民,而不在于自己的强力支持者。蒋介石?也不应该,廖仲恺死对他没有什么好处,他在军职上面还没有走到头,不会在这个时候分心的。

难道是胡汉民?也不可能啊,根据自己对于胡汉民的了解,他这个人具有着极深的法学观念(这不了解的人,可以去看看他对民国立法的作用),凡是在脑子里形成了这种法学观念的人,都不会轻易的以非法的手段去获得任何利益,因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其结果是什么。然而,他能够抵挡的住权利的诱惑么?

分析来分析去,高振也没有分析出到底会是谁,是真正的幕后黑手,正当他琢磨不定的时候,赵谦从办公室门外敲门进来。手里拿着一个文件夹,看到高振的反应,连忙道:“军长,广州那边又传来情报,是关于上次刺杀蒋介石嫌疑人的,请您过目。”

高振接过来文件夹打开一看,脸色惊讶的有些苍白,眉头也紧皱起来:“这份情报是不是最后的名单?”

名单上的赫然列着廖仲恺、汪精卫、胡汉民、蒋介石、许崇智几位高官,其他的还有孙科、伍朝枢、邓泽如、梁鸿楷、邹鲁、谢持等不是中央委员,就是军方重将。显然,这份名单不适高振想要的,他波及的人员太广泛了。

赵谦摇摇头,苦涩的:“军长,我想这应该是初步名单,根据前方情报员分析,他们都是被怀疑的对象。包括被刺杀的本人,也就是蒋介石。”

高振冷冷的:“不可能,他不像是那样的人,没有人会在这个时候拿自己的性命开这种玩笑。”

面对对于名单弃之以鼻的高振,赵谦进一步解释道:“军长,请您听我解释,作为一名情报人员,最忌讳的就是从主观上分析事物。根据我们的观察、了解和分析,如果上封关于刺杀人员名单中有一名大员被刺成功,那么他就可以借助着这个机会,发动一次针对许崇智的政治进攻。而这种进攻首先站在了道义的制高上,其次这段时间以来粤军的被孤立,也像是被某人故意为之。所以,他完全有动机和理由成为一名嫌疑人。”

高振闻之大震,他不可思议的看着赵谦,突然觉得是那么的陌生。良久,他突然觉得,赵谦分析的不是没有道理,蒋介石是一个怀有野心的人,但是光有野心的人就能够策划出这么一个复杂的局势么?而且怎么看也像是众人再被某人牵着鼻子走。不,蒋介石不可能有这种能耐,至少现在没有。

想通了这,高振心中充满苦涩和迷茫,他不知道现在到底该相信谁?

“蒋介石暂且不论,廖仲恺是怎么回事?他也有可能么?这是在诽谤动不动?这个是渎职!”高振的嗓音透露出他内心的焦躁与不安。

赵谦并非才子愚昧之人,不然也不会担当了那么就得参谋长。一见高振的反应,就知道他为何有如此反应:“军长,情报人员认为廖仲恺有嫌疑,是因为刺杀事件已经在广州城的大街巷都能听到,而他无动于衷。作为一名被别人列为目标的人,这种反应是不正常的,所以我们也有理由把他也列入怀疑对象。”

高振听完,觉得人家情报人员的也有理,毕竟自己不是专门搞这个的,而他们在这方面的水平还不是很高。想了想便道:“你的意思是怎么处理这份名单上面的人?”

“观察,现在的情况还不是特别的清晰。不过我认为有几个人值得特别注意,这份报告也请您过目。”着,赵谦就递给高振他早就准备好了的有关于文华堂俱乐部的情报,上面详细的介绍了这个俱乐部的政治倾向、成员,及其举办场所。等高振接过之后,赵谦补充道:“这个俱乐部的会员是最受怀疑的。”

“文华堂俱乐部?这个俱乐部在广州很平常么?难道是因为他们的成员都是右派,又都公开的反对G么?”高振看了两页,并没有觉得这个俱乐部有什么与众不同,喃喃道。然而随着往下看,他慢慢的看出些了门道,这里面的成员不仅有孙科、伍朝枢、邹鲁等被称之为右派的国民党中央委员,更多的是看出,里面没有任何一个左派人士,连个中间派的都没看到。

“难道他们是……?”高振问道。

“是的,不过情报人员对他们的了解并不是很透彻,这上面的也是在这家俱乐部中套出来的,对他们没有实质性的威胁,不过却明在蒋介石遇难前,他们这些人都来到这家俱乐部,待了很久。而蒋介石遇刺的那天晚上,他们其中一些人也聚在了一起,行踪上,很可疑。”赵谦解释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