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手段(2 / 2)

加入书签

崔姑姑应下来,赫喧停了一下才说:“知书,我要知道这一次事件中,宫里这些娘娘们都扮演了什么角色。”

她才进来,到她宫里的人,她都还没有认全,用脚趾头想都知道,被安排进来的人没几个身后没有牵扯的。而这一次又那么刚好,她的心腹一个个都出了意外。

除非崔姑姑三人,她没有带更多的人进来,也没有要柘国的侍卫,她想的是她这后半生都将在天正度过,她想尽快融入其中,不想因自己柘国的身份就特殊。早就料到刚开始时,会路途艰难,没想到自己防卫森严,对崔姑姑等人耳提面命,还是这么快就被人弄了个下马威。

那就好,她怕的就是没有人出头,她就是想借这些人背后的动作,将皇帝的心紧紧地拢向自己这一边!

听说太子那边的刺客来自于西汉。西汉整个使团在天正覆灭,只余雪珂一人,还牵扯进了皇陵爆炸案。慕予只怕天正不会将此案善了,要抢在皇帝定案之前,将雪珂抢回去。于是调动了西汉在天正的最后一支势力,全员出击,要把雪珂从越宫璃手里抢回去。

两方人马发生激烈格斗,雪珂被抢,越宫璃紧追不舍,在西城门下阻截,身受重伤,而西汉最后一名死士,带着雪珂跳入临春河中,失去踪影。

此时皇帝案上摆着一封从东宫抢出来据说是雪珂亲手所写的密报。

太子带着伤前来认罪,没人知道皇帝与他说了什么,之后越宫璃失魂落魄的回到东宫。之后东宫的幕僚们在一个暗夜全都散去了,原本属于东宫的一切仪仗都撤了,只留了那座依旧金碧辉煌的宫殿。

对外宣称说太子受重伤,须闭门静养,可谁都知道太子如今只留了一个虚名,只怕瑞王回来,或者他永远不回来,十年、二十年之后,将会有另一个太子崛起。

赫喧静静地听着这些消息,皇帝去了栖凤宫,禁足令却依旧存在。皇帝召见了恭妃,然后恭妃便病倒了。偌大的宫廷,皇帝隔三岔五歇于三位嫔妃处,大部分时间都在勤政殿。

皇帝新调来一支卫尉,宫人也换了大半,每一个都胆小谨慎,赫喧再提了一个太监做总管,一切总算慢慢按她的意思在过渡。

知礼小心地将茶水濯入杯中,赫喧接过来,闻过那温热的香气,又尝了尝茶味,很满意,让她再濯一杯出来交给宫女,说:“立刻给皇上送去。请他趁热喝,凉了就不好入口。”

见一旁的崔姑姑目光闪烁,赫喧蹙眉问:“怎么了?”

崔姑姑犹豫地回答:“娘娘不知——圣上今早走时,脸色不好看,与平常很不一样。”

赫喧怔住,崔姑姑又问:“圣上在生娘娘的气么?”

赫喧垂下头叹了口气:“是我生他的气。不过……也没什么两样。不管谁生气,总要我来退一步。”

崔姑姑忙说:“娘娘知道就好。”

她笑笑:“说这些废话也没用。还不把茶送过去?”

可宫女立在门边进退两难,迎着赫喧威仪的眼睛,她苦着脸一侧身,赫喧就看见了她身后的皇帝。

赫喧笑笑,脸色不变,待宫人们跪拜行礼,等他走到自己面前,才笑问:“皇上怎么来了?”

“拿来吧。”他说着,从宫女手接过茶,浅浅地尝了一口,称赞:“比闻起来还要香。”

他身上朝服未换,想是从勤政殿直接过来。赫喧走到他身边,亲手为他杯添了一些热茶,微笑道:“真正的香味还在后面呢。”

他温和地看着她,她就满含笑意回视他。

赫喧趁他往屏风后换常服的空当,将他身边的宦官招到一边简单地问了几句话,这才知道:朝堂上关于太子的事又吵起来。

赫喧没有多问,抿嘴一笑,想起小时候皇帝叔叔曾过来向父亲报怨,这世上最辛苦的事情,就是听一群才高八斗的人吵架。他们大多是科举出身,每句话都能说得头头是道,单听哪一方都很有道理。世上最辛苦的人,就是听他们高谈阔论、宣讲道理之后必须做出判断的帝王。一旦做错了判断,几百年后还会有人骂:昏君,眼瞎了不成?!

可是他们又怎会知道,帝王岂糊涂到成心残害天下?他也是听了若干很有道理的长篇大论之后,选择了那个听起来最合理的。可惜有时候,那些意见也不一定完全正确。

赫喧想着想着就忍不住微笑,被转过屏风的皇帝看见,他微笑着问:“什么事这样高兴?”

两个人像都没有了芥蒂。

失踪的人陆续都找到僵硬的尸体,而越宫景和蒙书悦却始终不见踪影。皇陵内外依旧有大批人马在搜寻,皇帝广发昭文,诚招天下能工巧匠进京,将开启皇陵,全面搜寻。

此时的越宫景和蒙书悦,正离开了永明殿,艰难地寻找出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