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孝庄崩逝(1 / 2)

加入书签

康熙二十六年九月四日,康熙巡幸完塞外回宫。一回宫就带着诸位皇子给太皇太后请安。

太皇太后看着孙子和曾孙站在自个面前,自然开心,打发苏麻喇姑准备好茶点,慰劳自个的晚辈们。康熙看着祖母迷蒙的眼神,心中紧了紧。一路上,佟佳的信还有太医院的禀告都在告诉他,祖母的身体每况愈下。

“皇帝啊!”

“皇玛嬷。”康熙敛神,听着太皇太后的问话。

“哎!时间过得真快,连保成他们都这么大了。前些日子,皇太后和佟佳还说起大阿哥和保成成人的事呢。”

“吆,朕还真差点把这事给忘了。”被太皇太后一提醒,康熙才想起,这大阿哥和太子要成年了,是时候安排人了。

“行了,知道你忙。好在佟佳都帮你想着呢。你啊,也对人家上上心!”太皇太后提醒道。

康熙听着太皇太后的话一愣神,有些尴尬道“皇玛嬷,您又不是不知道朕……”

“得了,你怎么想,哀家还是知道的。只是莫要委屈了人家。”

“这是自然。”

太皇太后得到康熙的回答满意地点点头,对着胤礽招呼道“保成,到乌库妈妈这来,让乌库妈妈好好瞧瞧。”

胤礽看着康熙对着他点头,便走到太皇太后面前,打了千。

“好了,起来吧,用不着这么多礼。”太皇太后打量着胤礽,倒是让胤礽很不好意思。“听说,我们皇太子这次可长见识了?”

“恩!”胤礽想到自己看到的景象有些暗淡。太皇太后自然知道胤礽想起什么,轻轻地拍拍他,慈爱地说道“保成长大了,懂事了。乌库妈妈放心了。只是保成啊,记住乌库妈妈说的,欲速则不达。还有很多事情,你一个人未必能看明白,这时候要问问别人的意见。知道吗?”

胤礽乖巧地点点头。而康熙听着太皇太后的话,心中更加地不安。皇玛嬷这是在干什么?

“大阿哥,三阿哥你们也都过来,到乌库妈妈这来。”太皇太后跟胤礽说了几句,便招呼坐在下方的阿哥们都上前。她老了,她也知道自己可能时日无多了。所以她要努力为她的子孙安排。

“皇玛嬷,您也累了。过些日子再让孩子们给您请安吧!今天……”

“我好的很呢!就今天,我要看看我这些曾孙,他们可是我爱新觉罗家族的希望,咱大清的未来啊!”太皇太后瞪了康熙一眼,打断他的话,招呼着她的曾孙到自己的面前。

“大阿哥都这么高了,我听你皇父说,我们大阿哥的骑射可是不错,有我满蒙男儿的气势,好啊!”胤禔听着太皇太后的夸奖,得意向胤礽挑了一眼。太皇太后轻轻地拍了拍他,语重心长道“你是大哥,要给弟弟们做好榜样,更要好好照看弟弟们,知道吗?”

“乌库妈妈,您放心吧!我会照顾好弟弟们的。”得到胤禔的保证,太皇太后满意地点点头,又将视线调向胤祉。

“皇帝啊,师傅们可是说三阿哥的学问做得最好,你怎么看?”康熙看着祖母的动作,知晓他的意图,而他只愿祖母健康长寿,不想她忧心操劳。但面对祖母的眼神,他强打精神说道“老三可不止学问做得好,骑射功夫也是不错呢!”

“好啊!我满洲的好男儿就应该文武双全。三阿哥啊,你也要给弟弟们做好表率。”胤祉看着面前慈祥的老人点了点头。

胤禛在一旁认真地聆听着太皇太后的教诲,他深知太皇太后这是在向皇父交待他们的未来。这位经历三朝的老人,即使已经疲惫苍老,却依然在为她的子孙担忧考虑。抬头望向那位老人,那银白的头发在诉说着岁月的流逝,深邃的眼神彰显着她的睿智,有种莫名的感动涌上心头。太皇太后也注意到了胤禛的目光,淡然一笑。四阿哥是个好孩子,因为他,保清和保成亲近多了,其他几个孩子似乎也都很喜欢那个孩子。有那个孩子在,即使以后兄弟几个打起来也有个劝架的。

“禀太皇太后,皇上,茶点都准备好了。”太皇太后刚想唤四阿哥,苏麻喇姑就进来禀告了。想着这些孩子都一路辛苦了,太皇太后点头示意。苏麻喇姑招呼人将东西端上。康熙看着几个孩子垂涎的目光,摆摆手,由着他们闹。而他则是向苏麻喇姑询问着太皇太后的状况。听着苏麻喇姑的叙述,康熙沉下脸。苏麻喇姑也知道皇上和太皇太后祖孙感情甚笃,也不劝什么,只隐隐提醒道,太皇太后似乎有些想念淑慧公主。

康熙有些失神地看着慈爱的祖母,此时的太皇太后正乐呵呵地看着几位皇子闹腾,显得那样的满足而欣喜。康熙怎么都无法相信,这样的祖母会离开他。但看着太皇太后渐渐合上的眼睛,康熙一个激灵,想要上前却无法动弹。而苏麻喇姑已经走过去,轻轻碰了碰太皇太后,小声提醒她进屋休息。康熙这才松了口气,走过去搀扶太皇太后,往里屋走去。

几位皇子吃完东西却发现皇父和乌库妈妈都不见都,正不知怎么办。梁九功就来通传,说皇上吩咐皇太子前去见驾,其他诸位皇子回去休息吧。

胤礽跟胤禛嘱咐了两句,就随梁九功进里屋了。

胤禔几人从慈仁宫出来,因要向各自母妃请安而分道。胤禛走在去乾清宫的路上,时不时回首看看慈仁宫。那座宫殿如他的主人一般,沧桑而威严。那位老人啊,历经三朝,用着一颗无私而包容的心支持着皇父,支撑着大清。只是终究累了。

“奴婢给四阿哥请安。四阿哥,您可回来了。”

“素问姑姑?”胤禛回神,发现自己已经到了承乾宫外了,看到素问,他也有些紧张了,“额娘怎么了?你怎么在这?”

素问好笑地看着四阿哥紧张的样子,笑道“四阿哥,娘娘没事。是娘娘听说四阿哥今日回来,让奴婢在此等候的。”听素问这么说,胤禛总算放下心来。随着素问进入殿内。

“儿子给额娘请安。”

“好了,在额娘这,用不着这么多礼,来,让额娘看看。”佟贵妃看着四阿哥跪在地上急忙招呼道。

胤禛起身,走到佟贵妃身边,刚靠近就被佟贵妃一个爆栗。胤禛惊呼,却见佟贵妃一脸担忧道“你怎么这么大胆子,敢撺掇太子带着你改道。”

“额娘,我……”

“我什么我?你可曾想过额娘的感受?”

“儿子不敢。”胤禛急忙跪下。他只是想着让二哥看看大清百姓的生活,却忘记了额娘的担忧。

“娘娘,四阿哥刚回来,您……”素问看着面前的母子,上前劝道。

“罢了,四阿哥起来吧。”佟贵妃看着低着头的儿子,还是不忍心。

胤禛缓缓站起,对着佟贵妃讨好地笑笑。佟贵妃无奈地又敲了敲胤禛的头,母子俩话了会家常,倒也和乐融融。

皇上回宫了,一切又恢复了往日的秩序。几日之后,下嫁巴林的淑慧公主来京,太皇太后一听女儿来了,顿时精神起来。这让康熙很兴奋,下旨留着淑慧公主多住些日子。而他自己又忙碌在国事之中。

十月,康熙带着胤礽巡幸畿甸。一路上,胤礽不再向以往那样漫不经心,而是细细观察,认真思考。康熙对于胤礽的表现很是满意,索额图旁观着康熙对胤礽的教导,也着实放下心来。月底回宫,给太皇太后请安,看着精神抖擞的太皇太后,康熙总算放下心来,安心处理国事。却没有想到十一月二十一日,太皇太后病情恶化,康熙得知消息急忙赶去侍疾。皇太后、佟贵妃和淑慧公主也一同在慈仁宫随侍。几位皇子在下课后也赶往慈仁宫探望太皇太后。即使有这么多人守候着,却丝毫也没有减轻老人的痛苦。

胤禛虽早有准备,但看着坚毅睿智的老人被病魔折磨,心中还是充满了无力感。康熙和佟贵妃的伤心和憔悴更是让胤禛心急担心。胤禛让胤礽照看康熙,自个则好好看着佟贵妃。他知道太皇太后薨逝是不可改变的事实。他也伤心,但是绝不希望因此让额娘和皇父的身体垮掉。

佟贵妃看着面前盯着自己吃饭休息的孩子,不禁苦笑。而素问则大大松了口气。毕竟这皇贵妃的身体也不好,经不起这么熬着。

十一月二十七日,康熙下诏刑部,除十恶死罪等重犯外,其余一概减等发落,希望能以此好生之德,感动上苍,保佑祖母转危为安。

十二月初一日,康熙率王公大臣从乾清宫出发,步行前往天坛致祭。为太皇太后祈福。胤禛跪在寒风中,听着皇父虔诚地念着:

“嗣天子臣玄烨敢昭告于皇天上帝曰、臣仰承天佑、奉事祖母太皇太后、高年荷庇、藉得安康。今者、疹患骤作、一旬以内、渐觉沉笃、旦夕可虑。臣夙夜靡宁、寝食捐废、虔治药饵、遍问方医、罔克奏效。五内忧灼、莫知所措。窃思天心仁爱、覆帱无方、矧臣眇躬、夙蒙慈养。忆自弱龄、早失怙恃、趋承祖母膝下、三十余年、鞠养教诲、以至有成。设无祖母太皇太后、断不能致有今日成立。罔极之恩、毕生难报。值兹危殆、方寸愦迷、用敢洁蠲择日、谨率群臣、呼吁皇穹、伏恳悯念笃诚、立垂照鉴。俾沉疴迅起、遐算长延。若大数或穷、愿减臣玄烨龄、冀增太皇太后数年之寿。为此匍伏坛下、仰祈洪佑。不胜恳祷之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