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献文起疑(1 / 2)

加入书签

可怜忠勇耿直的殿中尚书拓跋郁,就这样被乙浑矫诏设计引入禁宫杀之。听得宫中喊杀声起,不禁让献文帝心中生疑。

献文帝差身边太监探之,太监回报献文帝,言乙浑于禁宫之中杀了殿中尚书拓跋郁。献文帝闻言大惊,急召乙浑问之。

乙浑拜于献文帝前言道:“皇上,殿中尚书拓跋郁掌宿卫御林之兵,却起不臣之心。适才拓跋郁带兵强闯禁宫欲弑帝而自立,臣乙浑拼死护驾,已杀之。”

献文帝年龄虽然不大,然其天性聪颖,又熟读诸子百家,精通典史,更得冯太后视若亲生,授其帝王之术,此刻已然胸有大略,远非寻常孩童。

献文帝拓跋弘素知殿中尚书拓跋郁忠勇耿直之名,决不信拓跋郁有谋反之心。更让他心疑的是,既是拓跋郁带兵杀入禁宫,缘何喊杀之声一会即灭?再者,若论兵力,在京师之内,拓跋郁之权远胜乙浑,怎会被乙浑所杀?

忆起前朝三国魏晋时期,多有权臣篡帝之事,献文帝拓跋弘此刻对乙浑已然心生警觉。他故意以言试道:“太尉大人既杀拓跋郁,然殿中尚书一职尤为重要,联虽居丧于深宫,明日早朝之时,欲请母后同往,共议殿中尚书之职由何人担之!”

乙浑闻言,心中暗惊。若让皇帝与太后同往朝堂,则自己矫诏自封丞相之事及矫诏杀大臣之事,尽为帝后所知。若帝后知之,必杀乙浑,而此时他尚未做好任何准备,没有把握对付皇帝与太后。

乙浑跪奏道:“皇上居丧,不宜前往朝堂之上。殿中尚书一职,微臣已有主意。安远将军贾秀,多有战功,对朝廷忠心耿耿,可任殿中尚书之职!”

乙浑心中惧怕,欲用言语阻止献文帝上朝。献文帝虽然年幼,却已察乙浑之心。他暗思此必是乙浑弄权,阻隔内外。或许自己居丧、太后养伤期间,朝堂之上不知发生了多少大事,而自己与太后却蒙在鼓里。

他心念至此,已对乙浑警觉之至。然献文帝见到乙浑虽然惶恐,却眼露凶光,心下寻思:“若乙浑果有不臣之心,只恐朝堂之上,暗与乙浑勾结之人甚多,其势已盛。若此刻公然质疑乙浑,恐逼其反,只怕乙浑狗急跳墙,祸及自己与太后,则大魏休矣!”

献文帝拓跋弘眼珠一转,心中已经有了主意,他欲装懵懂无知,以慢乙浑之心,而后图之。献文帝遂面露欣喜之色道:“太尉忠勇,已杀谋反之贼,联心已安。太尉大人既言安远将军贾秀可当殿中尚书一职,联亦准之。太尉大人,拓跋郁既反,联命汝起诏,即灭拓跋郁三族,以警天下!”

乙浑大喜,山呼万岁,自出宫派贾秀奉皇帝诏,诛杀拓跋郁三族。

乙浑走后,献文帝赶紧起身,直至宫门。禁卫之士见皇帝驾临,齐齐跪拜而迎。献文帝故作欲出宫至御花园游玩,统兵宿卫之将跪道:“太尉大人有言,皇上居丧,不宜出宫。”

献文帝心中更是明白,亦不多言,直奔太后寝宫。时冯太后与李奕郎情妾意,早已密不可分,时间一久,更是不再避讳如初。李奕常宿于太后宫中而不回,宫人尽知,只瞒于献文帝。

献文帝突至,于太后寝宫之中见到李奕,不觉讶然。李奕见献文帝突至,不觉惊慌。献文帝见其神色有异,责之道:“李奕,汝虽为宿卫大将,司职禁宫守卫之事,然不得奉诏,缘何进入太后寝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